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回唐>第247章 且行且珍惜

“没想到你们今天会过来,坐吧,不用拘束,府上没有这么多规矩,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李清从后堂出来,看到刘晏等人有些拘谨地站在那里,笑着说道。

之前刘晏、王和之四人也来过侯府,当时初临侯府多少有些紧张,但是再后来跟李清是见惯了的,紧张和拘束变得少了很多,更多的是礼节上的规矩。谁知道这次科考之后,四人再次登门,看上去竟然比第一次还要拘谨。

刘晏、王和之等人知道,此次春闱过后,若是榜上有名,李清这位门师几人算是拜定了,以后仕途、前程皆与李清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这算是第一次依此身份拜访门师的府邸,身份、境况不同,心境自然不同,行事也就变得谨慎有礼了许多。

看着比自己还要年长几岁的四人,李清心中难免有些怪异,之前没有春闱的事情在中间牵扯,李清与刘晏等四人说话多少有些随意,王和之几人也不会拘束,只是把李清当作身份尊贵点的好友,而今身份的变化使得双方的交谈再不像以前那样自在随意。

过段时间适应了也许就好了,李清心中暗道。说实话,和刘晏等人的这种门师和门生的关系,李清也有些不太习惯,这毕竟不同于后世的师生关系。

李清示意几人坐下,看到王和之,想起了一年多前在潼关寺庙里的那次相遇,当时的王和之身形憔悴,跟现在比完全判若两人。

“我和和之兄是最先认识的,当日寺庙偶遇,没想到缘分竟然会结在这里。”

李清笑着说道,随后挥挥手,

“坐吧。”

李清说完,率先坐下。李清知道如果自己不坐,几人也不会坐的。既然刘晏、王和之把自己看做了他们的门师,这师生时间的礼节还是要守的,这时候如果自己还像以前一样“平易近人”,看在四人眼里难免像是作伪。

几人坐定,李清问了刘晏等人科考的情况,三人都一一答了,李清点点头,说道:

“按道理说取中应该不难。不过也不要太过强求,这些年长安城中才华横溢却没能考中的不在少数。天生我材必有用,总不会埋没了你们的才华。”

刘晏、王和之几人拱手受教,一旁的李少阳听在心里却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

看到几人恭敬的样子,李清摇了下头,笑着说道:

“我年纪虽然小些,但是有时候总爱唠叨几句,大家不要见怪。”

李少阳拱手说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师一句话真如醍醐灌顶,令学生茅塞顿开,以前确实对春闱有些痴念了。”

李少阳这句话中恭维成分居多,李清也不以为意,摆了摆手,笑了下。

王和之淡淡一笑说道:

“不管春闱如何,我等也是要协助李候把《长安时报》办好。”

李清点头笑了笑,看着刘晏和王和之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我在为明天《长安时报》的内容发愁呢,你们一来,我就有了主意。我正在整理明天的版面,一起过来帮我,是关于这次科考题目的,有几位在,明天的报纸内容无忧矣。”

刘晏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郎君的意思是……?”

李清看着在座的几人,从对自己的称呼上能够看出四人中间还是刘晏最为平常心,平日里怎么称呼现在还是怎么称呼。

“你们三人刚参加完考试,题目肯定还记得,我想把这次春闱的考题刊登在明天出版的报纸上面。

“长安城人口百万,才华出众者数不枚举,能参加科举的不过区区两千余人。把考题刊登在报纸上面,也可以让长安城的百姓称量一下今年春闱的分量。”

按照惯例,春闱的名单下来以后,部分优秀才子的考卷是要公布出来以示典范的。李清在这之前把科考的题目公布出来,也让那些没能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心中自考一下,顺便跟随后公布的一些考卷做个对比,也让人们对今科进士的总体水平做一个衡量。

“擅自泄漏春闱考题会不会有什么麻烦?”刘晏皱眉问道

“春闱已经结束,参加的两千多人口口相传,长安城也会有不少人知道科考的题目,算不得泄漏机密。这种事情你们尽管放心。”

李清说道。

一传十、十传百,今科春闱的题目过不了多长时间肯定就会传遍长安城,《长安时报》刊登出来不过是加快了传播的速度罢了,并不影响什么。

刘晏站起来,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和和之兄、少阳兄这就去文渊斋编辑版面。”

王和之和李少阳也站起身来。

李清看着几人,笑着说道:

“天色尚早,时间还来得及,……。”

已经是临近晚饭的时间,刘晏等人被李清留下来用了晚膳,这一举动让刘晏、王和之等人更加受宠若惊。

晚饭过后,刘晏几人在侯府闲坐片刻,闲聊些日常趣事。这期间,李仁济和李瑞都过来跟刘晏、王和之说了会儿话。

若是以前,刘晏等人对像李仁济、李瑞这些商人大都是疏远的,毕竟商人的身份地位跟他们这些读书人比起来还是要低的。但是眼前的两人一个是自己门师的父亲,一个是李清的兄长,刘晏、王和之、李少阳、裴元俊自然恭敬有加,礼数一样不缺。

出了侯府,裴元俊回了客舍,而刘晏、王和之、李少阳三人直接去了文渊斋,筹备明天的《长安时报》。

赶在三月


状态提示:第247章 且行且珍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