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安简单介绍了应天长与本名徐婉秀的脂雪,陈临安问应天长:“那人对你说了什么?”
“他也没说什么,他问我他能到我的雨伞里躲雨吗。”应天长说。
“你没答应?”脂雪问。
“那时他撑着一把伞,我就没答应。”应天长继续说,“我说你自己有伞,他就把自己的伞扔了,我觉得他是个傻子,没理他,过了一会儿,他又问我,我想了想答应了,他又不了,我就把眼闭上,眼不见心不烦。”
“我现在觉得他不是个傻子,估计是个疯子。”应天长补充道。
陈临安听完后没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后才开口:“不去管他,去吃饭吧。”
脂雪刚想说什么,陈临安便转头对她说:“就不在醉云坊了,不是钱的问题,他们也得敢收我的钱才行。去外面随便吃点就好。”
脂雪努了努嘴,说:“看你。”
应天长只能跟着陈临安,因为他背上的包裹里除了几本书啥也没有。
雨下得越发猛烈,应天长透过衣物感受得到空气中雨水带来的冰冷,他撑着一把伞,包子趴在他的头顶上。陈临安和脂雪共撑一把伞,脂雪半靠在陈临安的怀中。
脂雪回头看了一眼应天长,笑着说:“你小师弟真可爱。”
陈临安笑着点头,但应天长却觉得这不算是个好话。以前也有女人对应天长说过他很可爱,然后那个女人想把少年卖去作奴隶,应天长抬手打了头上的包子一下,算是出气。但他也没怎么生气,站在他身边的这两人,他感觉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温暖。
如果没有这份温暖,应天长猜自己会被这个雨天冻死,哪怕如今是夏末。起码会饿死,应天长想到了更合理的说法。
他没有听见头上包子委屈的叫声。
小黑狗发觉主人没有搭理他,也不再做声,四周张望了一下,它能感受到周围许多针对此处的气息,它觉得自己应该把他们吃掉,可小生上停留一秒后,就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少年的头顶。
它觉得自己这一世活得有些憋屈,一直挨饿,早知道就不轮回转世,该学那只傻大猫直接破开封印的。小黑狗用爪子拍了拍少年的额头,摇晃着尾巴,其实自己也没那么委屈。
绕过了先前的亭榭回廊,应天长几人走出了醉云坊,这算应天长第一次体会什么叫做别有洞天。少年想着自己要再大点就好了,然后头上就被书生敲了一下。
不疼,书生的板栗一直不疼,但总能让少年心怀愧疚。这就是书生的厉害之处。
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的,比如应天长自己的关系。谁也不知道当年老道士老夫子老和尚教了应天长些什么,应天长自己对陈临安提起过,他会一点术法神通,不然这几年逃荒路也不会如此有惊无险。
书生没有多问,他还是心疼自己的小师弟。
所以包括接下来在饭桌上,陈临安给应天长挑菜的次数要比给脂雪的次数多。有这个嫂嫂在,应天长明显没以往放得开,放在书里,这叫做拘谨。陈临安依旧没有说什么,少年该有所经历。包子倒是吃得挺欢。
长安其实没什么可玩的,陈临安一直这么觉得。或许会有人想去见见那座压住整个中原山河的皇宫是何等气势恢宏,也会有人想像长安街上的熙熙攘攘,期待一场来自于盛世的繁华,但陈临安不一样,他不像自己的二师弟那般胸怀壮阔波澜,也没有三师弟的潇洒自在,在他的感官里,长安这座帝都像是一块巨石压住了所有人的呼吸。
“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这是他对应天长提过的,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陈临安都觉得以往的解释是对的,可后面等他鞋子沾满泥土走完三万里山河后,就觉得其中出了一些问题。后来这句话被陈临安写在了《春秋》的最后一页,换上了自己的注释,助人君,应是助人成就君子德行。这本书在那座破败的凉亭外,送给了他的小师弟应天长。
如果秀儿不在长安,他陈临安可能再不会来这座繁华冠天下的帝都。
应天生喜欢的姑娘一齐在雨中晃荡长安时就像一株缺水的草叶,蔫哒哒的,缺了点精气。
他跟在陈临安后面,看着书生与脂雪携手共步石桥,亭台听风雨。石桥上,脂雪俯身折了朵荷叶,走出雨伞,以荷叶作伞,脚步轻盈;亭台里,书生用伞作笔,就着雨水,于亭中写诗。
应天长在亭外坐着,变回了一朵蘑菇。他没有去看陈临安的写的什么,不用猜也知道是写给脂雪的。
而最具盛名的朱雀大街与其他名胜,他们并没有去。
最后陈临安找了一间客栈,让应天长先住了进去,自己则送脂雪回胭脂巷的醉云坊。脂雪走前,塞给应天长一块玉珏,说“君子当如玉”,并没有给应天长拒绝的机会,转身走了。应天长望向陈临安,书生朝他笑着点头,让他收下来。
天空已经没有一丝明光,应天长坐在客栈房间的櫈椅上,双手握着徐婉秀送给他的那块玉珏,玉珏反射着烛火那昏暗的光。应天长想书生今晚可能不会回来。
不过他错了,陈临安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子给应天长后说:“能克制住自己是好事……”
书生没有说完这句话,应天长看陈临安的表情大致晓得了后半句应该不是鼓励,他点点头,用心去啃陈临安给他带的包子。
不只是习惯还是感触,陈临安叹了口气,提醒应天长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