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诡异的17世纪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居然还有银行求着企业家贷款的事儿。消息不可避免地传入了政府内阁,财政部长刘鑫和央行行长钱伟常也有点坐立不安,他们一手炮制的银联基金和商业银行,可不能一开始就栽倒。
但事实上是,除了扩大企业规模的资金需求,有能力创办企业的人,在这个国家就是不差钱的主儿,甚至他们本身就是这个国家的幕后金融黑手,哪有自己左手赚自己右手钱的道理?
而世界资本流动还是一片相对原始的初级阶段,规则和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要解决庞大的贸易入超导致的国内货币存量过高,其对外搞大规模金融投资目前还处于不可控的高风险阶段。就算已经展开的国外投资业务,也只是点点滴滴在巴西葡萄牙殖民地尝试进行。
总而言之,还是国内工商业经济规模太小,要解决国内货币流通这些金融问题,就必须扩大国内工业和商业经营规模,而不能仅仅靠政府搞大规模支出。
.
1624年7月14日,周一。
今天,是《曼城周报》最新一期的发行日子。
得益于明朝移民中的若干工匠,排字印刷这个不起眼的行当终于孕育而出。曼城市广播电台下属的《曼城周报》在今年开春后正式出版。
报社主编是穿越众里的最大文艺青年张若寒。张若寒今年29岁,穿越之前是某高职院校的中文系助教。
这个高材生打穿越之后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就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真正定位。先是在社区委员会做后勤仓库管理,然后建国后在曼城市广播电台做编辑,喜欢诗歌的他面对从17世纪到21世纪的普遍性文盲,仅有的几次电台广播朗诵诗歌,张若寒都感觉自己像傻逼一样,每每痛感无助。
不过现在好了,一份《曼城周报》总算给他找到了人生的新起点,好歹某个小版面必须是属于自己的,至于其他的内容如何一概不感兴趣,他只是负责审核语法用词。
这下可好,一堆闲来无事以投稿为乐的伪文青和各大企业的大佬都开始肆无忌惮地在《曼城周报》上大张旗鼓各占山头,让这第一份带有国家正规新闻舆论喉舌性质的报纸,在几期之后迅速变成了超级娱乐周刊,给枯燥的首都市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每到周一,勉强脱盲的华裔或欧裔市民就会排队在若干指定的街区报亭购买上一份《曼城周报》,然后识字的市民会带着得意的表情给还在艰难脱盲阶段的亲朋工友大声念上一段。
比如4月份,西点镇某铁矿场的粪坑在大雨后发生渗漫,导致前去视察矿场基础设施的西点镇镇长威廉和民政局长毛建当场掉进粪水里。
比如5月份,国防军陆军最新组建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在宋河西岸的第一次乘骑适应性训练中,骑兵总指挥唐玮中尉被失控的战马直接带向了遥远的地平线,然后失踪了整整一天,最后陆军司令部出动两个步兵连地毯式搜索,才在十几公里外的水泽草甸深处发现了孤身一人的唐玮。
再比如6月份,几大企业的广告开始登上版面,杨雯雯生活投资集团下面的女性内衣品牌以高清手绘蜡染图的方式出现在报纸最显然的位置,一边还伴随着杨雯雯亲自撰稿的各种内衣与女性健康专题。随后街上女性市民的胸围比之前明显大了一个罩杯,然后整整一个月内各厂矿的男性工伤事故大大增加。
如此这般的各种欢乐,不光让穿越众内部笑翻了一堆人,更让《曼城周报》在普通市民中人气爆棚。
但今天,刚出版的《曼城周报》的内容却和往日大不一样,几乎整个版面都是有关国家最新的金融政策,以及目前国内和欧洲的市场贸易信息,大有重整严肃出版物的架势。
头版头条,就是经过国会审批、政府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案》,下面紧跟着是“北美发展银行推出私营经营贷款和居民个人消费贷款若干服务细则”。而且后者还取了很好听的名字,私营经营贷款称为“启明星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称为“金葵花贷款”。
根据《民营经济促进法案》规定,国家全面开放国民私营经济的审批,正式定居权以上的国民,都可以申请创办私营个体商铺,永久定居权以上则可以创办股份制公司,门槛比以前大为降低。
《民营经济促进法案》和北美发展银行的最新贷款服务,明显是一唱一和的互相追捧性质。
无独有偶,一个名为“大洋基金”的民间基金也成立了,幕后的基金投资者除了银联基金外,还包括通用工业公司、北方工业公司等大公司。大洋基金又和北美发展银行合作,推出了对20人规模以下的私营企业提供低息或无息的资金或技术设备支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允许大洋基金在该企业占有一定的股份。
报纸另一版,则是整个国家和欧洲市场目前的商品贸易信息。
国内建材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国营能源矿业集团下属内河船队无力承担所有内河运输业务,内河运力极其紧张;百慕大双湾市夏季水果丰收,国内果品深加工处于真空状态;北方工业公司推出全套马口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