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不同于他哥哥天启,更不同于他的祖辈,这是一个立志做‘千古圣君’的皇帝。
他容不得任何的藏污纳垢,尤其是身边人。他十分在意外人,尤其是史书对他的评价。
他以圣君来要求他自己,他对他自身的要求到了一种变态的苛刻地步,勤奋,克己,守礼等远超他的祖辈。
同样,他要求他的臣子也如古时那些贤臣一样,忠君为国,毫无私心,品德无瑕。
徐大化这样行贿内监,厚颜无耻之徒,朱由检岂会看得上。
他拍完桌子,抬头看着李忠,道:“你去,命徐大化辞官,但不准离京。”
李忠心想,还真与周征云料想的丝毫不差,抬起手道:“奴婢遵旨。”
朱由检心里恼怒,看着那两张铺契,越发不耐烦,道:“传来宗道来见朕。”
来宗道,原南京吏部尚书,是朱由检属意遴选的阁臣之一。
“是。”有个内监应声。
李忠很快再次来到大理寺,传了朱由检的口谕。
徐大化本来还一脸欣喜,认为李忠给他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待听完李忠的话,整个人脸色苍白,若丧考妣。
“李公公,皇上真的这么说?”徐大化还是不可置信。乾清宫居然勒令他致仕,他到底怎么得罪皇帝了,难道就是因为周正弹劾他吗?完全没有其他原因?
李忠一如上一次,笑眯眯的道:“徐寺卿,你就老老实实的上辞呈吧,令弟现在在大理寺,可别节外生枝。”
李忠的意思,是徐大化别闹,不要给周家添麻烦。但徐大化理解的却是,乾清宫不想他闹,不然就是雷霆之怒。
徐大化没想到抓了个小小的周方就惹出这么大的祸事,脸角僵硬着,抬起手,道:“李公公,可还有解救之法?多少银子,您开价。”
李忠现在岂会看得上银子这种俗气东西,笑眯眯的脸上骤冷,道:“徐寺卿,你说话最好想清楚,行贿内监,那是要砍脑袋的。”
李忠不容徐大化再说,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徐大化还想再说什么,却迈不开腿。
刘向天心里就更慌了,他没想到,事情发展的这样快,他们前脚抓了周方,后脚徐大化这个大理寺卿就被勒令辞官了。
刘向天有些反应不过来,好一阵子才道:“大人,现在怎么办?”
徐大化表情难看,眉头紧锁,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皇帝要求他辞官,还能怎么办?
但他徐大化好不容易熬到现在,马上就要成为礼部尚书,怎么甘心就这样辞官!
“我去找周茂实!”徐大化恨声道。
茂实,周应秋的字。
这件事是周应秋引起来的,他必须要解决!
刘向天连忙道:“大人,那周方怎么办?令弟还在都察院。”
徐大化越发烦躁,一摆手道:“放他出来,还有,给周清荔下个帖子,晚上我登门拜访。”
“是。”刘向天连忙应着。
徐大化径直来到刑部,看着周应秋,脸上又怒又惊的道:“这件事闹大了,皇上勒令我辞官。”
徐大化似乎忘记了,后面还有一句——不允许他离京。
周应秋听着神色也是微变,道:“为什么?”
徐大化道:“周正上书弹劾我了。”
周应秋听着‘周正’二字就厌恶,沉默一阵,道:“我带你去见元辅吧。”
既然乾清宫勒令徐大化辞官,那周应秋也没办法,现在能阻止皇帝的,只有首辅黄立极。
徐大化要听的就是这个,连忙道:“现在就走,不然来不及了。”
周应秋与徐大化出了刑部,坐着马车,赶往黄府。
在马车里,周应秋神情漠然,眼神却有着疑惑不散。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周正就这么难对付,他们一个个堂官不但没有如过去一样,轻而易举的弄死他,反而被他参倒了崔呈秀,声望如隆,周家更是要飞黄腾达!
这完全没道理,说不通!
徐大化倒是没周应秋想那么多,神情焦急,心里彷徨无措。
黄立极并不在府上,而是在内阁,徐,周二人进了黄府,一边喝茶一边等着。
两人都没有什么说话的兴致,苦熬的等待着。
没多久,黄立极就从内阁回来了,枯瘦的脸上面无表情。
徐大化连忙迎过来,道:“元辅,还请救救下官。”
黄立极看了他一眼,直接道:“辞官吧。”
徐大化一惊,道:“元辅,我若是辞官了,大理寺怎么办?魏公的案子还没有了结,若是大理寺换了旁人,我们可就控制不住了。”
‘魏忠贤一案’肯定是要三司会审的,大理寺卿是徐大化,刑部尚书是周应秋,都察院左都御史是曹于汴,他们现在是二对一;要是徐大化走了,换成了皇帝的人,那还是‘二比一’,可就大不同了!
周应秋也看着黄立极,道:“元辅,皇上刻意拖着魏公的案子,谁也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目的,大理寺不能松手。”
‘魏忠贤一案’已经拖了很久,完全没有动静,没定性,除了魏家与客家人,几乎没有动其他人,这件事透着古怪,令他们十分忧惧不安。
黄立极何尝不是,坐在椅子上,默然一阵,道:“你们觉得,我能阻止得了皇上吗?”
周应秋与徐大化的脸色悚然一变,双眼大睁的看着黄立极,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黄立极已经影响不了皇帝了吗?
那他们岂不是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