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是人类的命运,在一代代中不断掩藏着真我的秘密,除非我们能识破这个假相,发展出真正的自我。有没有可能打破这种魔咒呢?
有!很幸运的是,我们一生的所有秘密,虽然被大脑遗忘了,却忠实地记录在我们的身体里。那些情绪的涌出、疾病都是最忠实的反应。可惜的是,长大后的我们,只学会了用理智思考来认识事物,把身体反应抛之脑后。
要打破魔咒,需要我们再次体验童年的痛苦经历,那些无助、愤怒的感受,去疗愈内心始终未成长的真实的自我。
这并不容易,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挣脱内心的牢笼。因为需要我们冲破极大痛苦的屏障、要有深刻的身体觉醒。
只有在我们放弃幸福童年的幻想,百分百地体验和认识童年忍受过的痛苦(羞辱、羡慕、嫉妒、哀伤),才能打开情感沟通渠道,回到自己的情感世界,发展感受悲伤的能力,重拾生命活力。
我想,也许我们可以通过重新体验童年的痛苦经历而走上自我疗愈之路。那些童年时期无力承担的情感,利用成年后的身体体验后,我们才能真正告别童年时的恐惧,也就不再需要依赖替代品而终生索求。
童年对于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很多心理顽疾,隐藏得很深,比如缺爱。
缺爱是众多心理缺陷的根本原因。比如胆小、懦弱,敏感,自卑等等。
小时候缺爱,长大后往往自卑,不自信。有时候会渐渐习惯于不被关注,不被照顾,不被呵护,不被理解进而变的独来独往,不参与别人也害怕别人进来。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识到,我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师的奖励或者一次比赛的胜利。
有些影响是负面的,比如被父母打骂、当众羞辱等。
ròu_tǐ上的痛苦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但是心里上的虐待简直就是噩梦!
这些真实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回忆的起,事件的影响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还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虽然记不得,但它们仍然对我们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只不过这种影响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情真的发生了,而是因为它们应该发生却没有发生。这就是童年时期爱的缺失。
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足够的认可、接纳、和回应,孩子便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缺爱的负面影响就发生了。
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本能的生存策略。
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生存,会完全的接受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回应,从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去迎合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体验到父母的上述行为反馈,便会逐渐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了。只有这样,这些感受便不会再被父母发现,自己就能变相的取悦他们了。
可是这样一来,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最终都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了。结果,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人,时常无法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时常表示怀疑。
他们的情绪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压抑,没能通过父母的肯定和接纳而真实的被体验过。
他们的情绪没有根基,无法着陆,似乎总在一种飘渺的状态。
他们的外表可能看似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彷徨、寂寞、空虚。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少了什么哪里不对。
他们无法很好的知觉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觉察和体会别人的情绪,因此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关系。
总觉得有那么一堵墙横在自己和别人中间,因此内心时常没有归属感。
他们总有种感觉,仿佛自己永远在别处,不知道这个世界哪里是属于自己的。
童年缺爱的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定。
他们也因此经常对自己的决定十分纠结,常常发现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
童年缺爱的人,他们似乎总是为别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着想。他们或者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无法表达,又或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和需求却害怕表达出来。
潜意识的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们: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们或许习惯了对别人报以微笑,但是对自己似乎额外的苛刻。
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当他们成年后,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盲点。他们不但无法很好的体会自己的内心状态,也很难准确的体会别人的感受。
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自然比较难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与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情感盲点里长大,同样缺爱。这种创伤,很难康复、很难治愈。除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借助可靠的人的帮助(比如非常爱你的爱人)让自己变得强大而皮实,别无他法。
童年缺爱的人,喜欢在过去的伤害中纠缠,因而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