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县试开始了,县中府衙前,一身青皂的衙役,神情肃穆的分立两旁。
两头高大的石狮子,一左一右,张牙舞爪的蜷卧在地。
铜铃大小的眼睛雕刻的活灵活现,石狮脖子上缠着红巾,在风中飘扬。
晨光熹微,还不到开考的时辰,许多背着书箱的年轻人,面色焦灼的候在门前。
单独一人来的,大多装扮寒酸素净,头上扎着东坡巾。
县试亦属盛事,不乏看热闹的人聚在府衙前,里三层外三层,对前来应试的考生评头论足。
在众多青年才俊中,眉目清雅身量瘦小的林然格外引人注意。
他今日特意换了身成熟的衣衫,胸膛挺起腰杆儿笔直,信心满满。
只因年纪太小,站在人群中略为醒目。
“然儿,待会儿千万别怯场,爹和娘都会在这儿陪着你。”
凤眼狭长与林然如出一辙的女子拉着他的手叮嘱,做娘的在这种时候,总是容易担心。
她身边站着一位身材颀长的中年男子,唇下留着两撇胡子,肩膀极宽厚实稳重。
他爽朗一笑,拍了下林然脑袋说:“臭小子,比你老子有出息,别怕,大不了明年再来!”
林如意扶着肚子,笑眼盈盈,看着大哥大嫂跟侄儿的互动。
尤其是林然小大人的模样,让人疼到了骨子里,她比大哥小了七岁,幼时兄妹情感甚笃。
对待这个年幼聪慧过人的侄子,林如意把他当黄豆一样疼着。
不若如此,她也不会不顾婆母冷眼,挺着大肚子执意到县里为侄儿送考。
林然才过了十一岁生辰,小小年纪便得如此造诣,可谓天才过人。
“然儿,你初次进场,定要戒骄戒躁,顺其自然不要太过刻意。”
林如意待字闺中时便酷爱诗书,嫁人之后,依旧躬读不辍。
由此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语中透露着清贵之气。
姑母发话,林然腼腆点头,应道:“姑母,我明白了。夫子提前告知了应试时应虚心沉着,我都牢记在心。”
“咚锵。”
一声锣响后,众位考生全都引颈以待,围观的人群传出阵阵骚动。
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的县太爷,神采奕奕的挺着肚子,在侍卫保护下走了出来。
作为此次县试主考,县太爷清清嗓子,一手虚指身前一手背后,抑扬顿挫的宣布了考试禁忌。
年年都是这一套规则,应试的考生早就烂熟于心,大家屏息等待正式开考。
没有谁会轻易拿前途开玩笑,在县试中作弊,绝对是件不划算的事儿。童生试并不难,且年年都可重考。
万一因作弊被记了名,以后科举之路便要断绝。
等大门终于敞开后,林然不疾不徐的与爹娘姑母道别,带着书童一道走向了考场。
过了门检,跨入试场,林然这才有机会正式打量下,未来即将待三天的地方。
号舍一律南向成排,约有五六十间,一间间的小房间长宽大小别无二致。
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有水缸,可供考生白天饮水。
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林然书童拎着饭盒在号舍外等待。
年纪小小的林然,端坐号舍之中,备好笔墨,胸有成竹的等待考题下发。
考生陆续进场后,考场大门被重重关上。
林然爹娘舒了一口气,眉眼中仍旧带着三分紧张。
太阳渐渐升高,林观海扭头关怀的对妹妹说:“如意,你身子重,然儿已经进场了,不如先回去休息吧。”
一大早就候在这里,林如意也觉体力不支,遂点头说:“那我先告辞了,兄长和嫂嫂勿要久立,等然儿成绩出来一定要到镇上报喜。”
“哈哈,这还用你说,妹妹就放宽了心吧。”
县试一共考三天,挑的却是初九、十二和十五,每考一天便要休息二日。
林如意自然不能在县上逗留这么久,她在丫鬟搀扶下,上了马车,调头往清流镇方向驶去。
马车缓缓发动,清流镇上,有人正焦急等待。
要卖胭脂,辛夷早有计划,当和长平小怜一同坐牛车到镇上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奔向聚缘楼。
距离那日与颜玥打赌已经过去了七天,她怕拖久了,颜玥不认账。
小怜对辛夷的想法略知一二,长平被整得一头雾水,误以为辛夷是打算在聚缘楼门口卖胭脂。
他自作聪明的一想,认为这个主意不错,酒楼外人来人往,胭脂水粉当然好卖些。
到了聚缘楼,辛夷没有如上次般摆摊儿,出乎了长平的预料。
“大哥,大姐,我要进酒楼一下,你们是陪着还是在外面等。”
辛夷话一出口,长平就愣了,反问到:“妹儿,恐怕掌柜的不会让我们在楼里卖胭脂。”
小怜倒想到了上次颜玥留的话,不太肯定的劝:“三丫,也许颜小姐只是随口说说,我们这样贸然前来,她可能根本不会见我们。”
两人的问题,辛夷都没答,她从长平拿的布包中掏出一盒胭脂,在二人面前扬了扬。
接着趁两人还没反应过来时,辛夷握着胭脂盒一溜烟儿钻进了聚缘楼。
这……长平和小怜面面相觑,徘徊在门外。
走进聚缘楼,辛夷四下张望一番,感慨不愧是镇上最大的酒楼,果然人气鼎盛。
一楼大厅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喝酒吃菜的人,觥筹交错气氛正酣。
大华国百姓偏爱热闹,出门吃饭,总要呼朋引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