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残唐崛起>第九十一章 莫测君心(下)

挥退姜文焕后,召来昝羽侍卫长崔承恩,李承泽问道:“如今军中,可还有谁得亲戚投靠,而瞒下未报的吗?”

在刺探军情这一块,训导司虽然领有职责,但与军队纠葛太深,难免有利益置换,不会全心奉职。当然李承泽却也没想到,姜文焕居然因为文人心思,而完全忽视了上报刺探这一块——他倒是知道张英之弟参军了,但却根本没那上报的心,就当趣闻在说,这样靠的住?

好在李承泽为了避免训导监与军队太过纠葛,而偏颇事实,留了一手,让崔承恩承担起了暗中刺探军心的职责。虽然崔承恩起步要晚的多,也没个正经名义,但因为直接拨款走的是陈王的私帑——现在国府虽然架子有了,但却公私不分,私帑就是国库,可谓是一个钱包,两个口子。

所以,昝羽侍卫除了明面上的二百号人以外,在军中乃至与兴凤二州都已经布下了不少暗子,就能量和职责范围来说,已经甩了训导司在刺探情报方面一条街了。

当然从某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锦衣卫的残唐版本了...

而李承泽此问,是因为除了张英没有报告以外,刘舜臣和王柯性两人其实都有亲戚投靠,毕竟李承泽麾下大将都是关中人士,如今率军重临关中,声势浩大,亲戚投靠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比如张英或许有其他隐情,但看在李承泽眼中,这就很可疑了——残唐乱世,军队乃是立身之本,也是祸起萧墙的源头,由不得李承泽不细细梳理。

尤其是为了防止出现军中门阀,以家族为本的山头派系,李承泽可谓费尽苦心——比如刘舜臣的堂弟,刘世安虽然颇有将略,但也只是加了个行营准备将的名头,在帐下听用,连个具体职司都没有。

或许这也是张英故意瞒报,先让弟弟建立军功之后,想凭此为进身之阶。

“启禀殿下,这倒是没有。不过军中诸将,确实对殿下闲置各将亲戚,颇有微言。而张英也私下与人道,殿下不愿让裙带关系败乱军制,所以他才瞒报,让弟弟先建立军功,以此搏前程。”如今势力不小,但品位颇低的崔承恩,能量却也不小,竟然连一旅长官的私下之言都已经能刺探的到。

李承泽听到这个消息,倒觉得很是满意。然而转眼又觉得自己先前布置确实过于疏漏,没考虑到中古时代的国情,如今是唐朝不是现代,家族人物凭借关系进位或者获得更多机会,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唐朝虽然丧乱至今,但还没过五代激战,世家犹存,所以凭能力上位这事虽然应该,但还不算唯一标准。

无奈之下,李承泽只能吩咐一声道:“让秘书厅,明儿拟定道教旨,着刘安世为磐石旅右营第一队队正,特恩加准郎头衔。着王贤为选锋旅前营第二队队正,特恩加准郎头衔。张蒙有功,着为选锋旅右营佐兵使,特恩加卫郎头衔。”国府军章草就,官衔不太够用,然而李承泽又没太多空闲,也不好轻易变动军衔,所以只能惜授了。如今除了第一批拿到西府官衔的将官,后面凭借军功晋升的也不过寥寥二十多人,而其中有一小半,都是战殁追赠。

而这特旨简拔的三人中,刘世安为刘舜臣之弟,王贤为王柯性的远方堂弟,张蒙则更是张英的亲弟弟,这三人算是诸将投靠之中,入了李承泽眼的,这一番提拔,虽然与李承泽的世界观有很大冲突,但堵不如疏,而且给的都只是百人之将而已...

不过哪怕如此,李承泽也留了一手,这三人与他们的兄长都不在同一个旅属之下,相互交错,也算规避了一定风险。然而李承泽不知道的是,这其中一人,乃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十三太保之一。

而李承泽这番布置竟也歪打正着,将这位未来赫赫有名的大将框在了麾下。

然而如今已经颇具气度的李承泽岂能就那么轻易的被下属摆了一刀?这又将王家体面放在哪里去?更何况,这一番布置措施在与世界观冲突之下,让李承泽心气非常不平!

天子不平,而臣子颤颤。而李承泽虽不为天子,但也是执掌千里方圆的堂堂实权国王!

到了第二天,传下教旨之后,刘舜臣、王柯性与张英三人同时联袂前来谢恩,召入之后,本还笑面隐隐的三人,在行礼参见之后,却久久没曾闻听平身之语,顿时心中一惊,而余光之中,还瞥见侍立一旁的姜文焕汗水满额,心中顿是一惊,冷意直透全身。

殿下,这是何意?不是才简拔了我等子弟,怎么忽然骤起烈烈寒风!陷入迷茫之中的三人,还没等想清楚然后就听到,李承泽淡淡的声音响起。

“寡人昨天才知张统兵竟还有如此骁勇之弟,服命军中,为保我大唐河山,与贼鏖战。”

三人闻言一愣,再看见早早侍立一旁的姜文焕,再揣摩着“昨天才知”一言,哪里还能不明白?——这是殿下在怀疑军中各将与训导司相互勾连!

而再联想到训导司的职责——训正军心,导兵勇战,刺探兵心,奏报军情。

顿时三人冷汗唰的一下就全都冒了出来!这事可大可小呀,若是真让殿下坐实了怀疑,还有三人什么事情?好在三人倒也是机智人物,转眼想到今天才传来的教旨,又安下了心来。

估计殿下也没想怎么样,今天就是来敲打敲打三人而已,不过这由头可不能坐实了。顿时刘舜臣与王柯性看向了张英,张英本就是此事的首当其冲的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莫测君心(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