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都市现代>电影人传奇>第332章 一心二用

全庸是典型的传统文人,而传统文人往往是极其重名声的。他在《鹿鼎记》中写《明史》案,就是想要澄清查继佐与这事的关系,证明祖上与这事没有太多的关系。现在许望秋不但把这件事点了出来,还声称全庸祖上是包衣,他哪里能接受,也顾不上思考中英谈判的问题,赶紧写了一篇文章为辩解。

第二天《明报》刊发了全庸的文章,对查继佐和《明史》案的关系进行了澄清。庄家写《明史》一书,为了扩大影响,在印刷时在参校名单了加上了三位本地知名人士的名字,其中有查继佐。查继佐等三人知道后去学府澄清,这本书跟他们没关系。几个月后,吴之荣发现明史的问题,去官府告发,《明史》相关人员全部入狱。查继佐等三人也同样被入狱,后来得到粤中总兵吴六奇相救,加上之前在学府的澄清记录,查继佐才得以出狱。在《明史》案爆发之时,查继佐在写自己的明代断代史《明书》,明史案发后改名为《罪惟录》。

全庸在文章最后抨击许望秋,将查继佐这样冒着杀头风险,也坚持写明朝历史的志士污蔑为包衣是非常不道德的。不过全庸没有解释吴六奇的事,吴六奇是满清的忠犬,也真的杀了几万人,也确实被他写成了写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抗清志士。这事他没法解释,总不能说,吴六奇救了査继佐,是我家祖上恩人,所以我就稍微洗了一下他吧。

全庸虽然反驳了许望秋,但有点底气不足,担心许望秋抓住吴六奇的事不放。等最新一期的《大公报》出来,他发现许望秋没有在吴六奇的问题上纠缠,但许望秋写的内容却让他两眼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许望秋这篇名为《君子剑全庸》的文章写道:“1943年全庸考入国民党专门培养高级公务员的中央政治学校。这个学校的毕业生起步就是科长、县长,外交系毕业去做随员秘书,可谓高级公务员培训学校,校长由蒋介石兼任。这所学校不收学费,而且还向学生发放伙食费、服装费、书籍费和零花钱,同时还要上课之余还要进行军事训练,这一切都是抗战时期其他大学所没有的待遇。

1944年中国正面战场在东瀛侵华部队为打通南北交通线的“一号作战”中遭到巨大挫折,引起社会各界强烈责难。政府把军事失败的原因说成是兵员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太差,于是发起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并喊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全庸就读的中央政治学校积极相应,要求所有学生,不论哪个年级,也不管什么科系,都要有“投笔从戎”的壮志和“为国捐躯”的决心,自己先报名,校方后审批。如果拒绝参军,学校也不勉强,但必须离开学校。全庸拒绝从军,于是,被迫离开了学校。

全庸有不从军的自由,毕竟上战场是要掉脑袋的,害怕是是正常的。只是当我知道了这段往事,再读到全庸中那些“为国为民”的大侠就觉得特别尴尬。全庸嘴里喊着“为国为民”,可当抗战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上战场杀敌报国的时候,他却选择了逃避,未免太虚伪了。更虚伪的是全庸在谈的这件事时竟然宣称,自己是反对学校搞个人崇拜而被开除的。我终于知道全庸为什么能将岳不群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岳不群就是全庸本人嘛。”

除此之外,许望秋的文章还从多个角度对全庸进行了批判,指出其人十分虚伪。其中包括全庸宣称“政府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发生矛盾之时,以老百姓为重”,然而在六七暴动的过程中,全庸一直站在港英政府一边。在暴动后期,抗议者开始使用炸弹,开始搞暗杀,威胁到整个社会稳定的时候,站在政府一边,谁都无法可说。可在暴动前期,工人因为受到了残酷剥削,出来抗议,被港英政府打死打伤,全庸却站在港英政府一边摇旗呐喊,所谓以老百姓利益为重不过是放屁。

在文章最后,许望秋写道:“如果哪一天在路上遇到全庸,我一定走上前,毕恭毕敬地叫一声,君子剑先生。”

全庸读完许望秋这篇文章有些懵,《明史》案和吴六奇的事迹都是历史,只要熟读历史,知道这些并不奇怪。可他做梦都没想到,许望秋竟然将他拒绝从军这事翻出来。这事只有他在中央政治学校的同学知道,连倪框这些好友都不知道。他实在想不通许望秋怎么会知道这事,又是如何知道的。

全庸只觉一道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如同数九寒冬堕入了的冰窟一般。许望秋真的让他感到恐怖,许望秋连他在中央政治学校的事都能翻出来,完全有可能将其他黑料都翻出来。全庸觉得跟许望秋的嘴仗不能再打下去,要是在打下去自己的底裤都可能会被拔掉,自己积累了半辈子的名声恐怕就臭了。

全庸在香江名气很大,尤其最近两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红透香江,全庸的名声也达到了。许望秋的三部电影在香江都取得了极佳的成绩,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更是在西柏林获得了最高奖,让无数华人扬眉吐气了一把。

全庸和许望秋的嘴仗自然让香江媒体跟打了兴奋剂似的,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并高度关注事态的发展。

全庸在香江粉丝不计其数,许望秋远远不如全庸,但也是有粉丝的。全庸和许望秋在报纸上掐架,全庸粉丝和许望秋粉丝在私底下也在掐架。全庸粉丝大骂许望秋不尊重前辈,狂妄


状态提示:第332章 一心二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