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恐怖悬疑>超级乌贼王>第三十二章 第二桶金
壳的套夹在下,套夹是装在一个容具里,钻孔的时候,在容具中倒入清水,给钻头降温,因为钻头升温后会变软从而降低了硬度。之后,虽然时间费了点,但总算把二十二只螺壳也都钻上了孔。

自己家人给了四个,叔伯兄弟们送了十个,还剩下八个夜光挂坠。而表兄弟表姐妹们则是送了不会发光的螺壳挂坠,一共送了二十个。

在生意上,现在高天原除了定期向收购商送海蚌外,还增加了另外一种名贵海产——鲍鱼。因为附着枪乌贼的大量捕捞,近海海蚌个体较大的基本都被一网打尽了,为了免于涸泽而渔,高天原减少了对海蚌的捕捞,也不再每天都供货,而改成三五天一次。海蚌的产量减少以后,就想着要开拓其它的货源,但到外海捕渔,一侧渔船太小,经不起在风浪;二则没有那么多时间;三则还缺乏充足的人工。因此细想之后,高天原还是选择了价值跟海蚌一样较高的鲍鱼。

鲍鱼是一种属于腹足纲,鲍科的单壳软体海洋贝类,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壳表面粗糙,有黑褐se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se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

鲍鱼古称鳆,又名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将军帽等。鲍鱼呈椭圆形,肉紫红se,鲍鱼肉质柔嫩细滑,滋味极其鲜美,非其它海味所能比拟,历来被称为“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之说,与海蚌一样,因产量稀少,价格极其昂贵。

鲍鱼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se,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鲍鱼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中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se鲍有7—9个。中国古代,给鲍鱼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

全世界约有90种鲍,它们的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se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食用鲍。

虽然东海省最主要出产的是一种名为黑鲍的杂se鲍,但是,在福江入海附近的东岱群岛附近的海域,却产出一种名为福鲍的优质鲍鱼,其价格不在盘鲍之下。福江出海口的东岱群岛附近处于淡水和海水交汇,又有洋流经过,海水营养丰富,海藻丛生,各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且又是岩礁密布,水流湍急的海域,以摄食海藻和浮游生物为生的福鲍自然生长良好,不仅个头比普通杂se鲍大得大,味道也要鲜美得多。

但是,自从海峡两岸处于对峙状态以后,盘踞在东岱群岛上的台岛省的守军出于军事安全的需要,禁止大陆渔民进入东岱群岛海域进行捕捞作业,而东岱群岛上除了台方的驻岛部队外,只有的极少量渔民,由于附近海域水况复杂,危险高,能下海进行鲍鱼捕捞的讨海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每年福鲍的捕捞量都极为稀少,能供应东海省的产量就更少了,这就造成了福鲍比海蚌更高的市场价。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前就有不少大陆渔民冒死冲到东岱群岛去捞福鲍而被台岛守军连人带船都给扣下,有些逃跑不及的渔民甚至被台方驻岛守军用机枪she死。

但高天原去捞鲍鱼却几乎没什么风险,一开始是开船到东岱群岛外围后下锚,再控制枪乌贼分身带着一捆网兜进入东岱群岛海域去捕捞鲍鱼。捞到的鲍鱼装在网兜里让枪乌贼拖着来到泊船点后,再一袋一袋地放在渔船上,然后开船送到渔港。

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因此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第一次捞鲍鱼时,枪乌贼也是用蛮力把一只只的鲍鱼从礁石上拔下来,费力又费时,而且也极易造成鲍鱼外伤。

后来吸取经验教训,十只触手同时出动,在鲍鱼还没防备的时候迅速的把它们扒了下来,这样刚开始还行,但只扒了两圈,后面的鲍鱼又不好扒了。

还好枪乌贼还会放电不是,先是找到一片鲍鱼丛生的海碓,然后突然释放一次高压电,被电得浑身酥麻的鲍鱼像是落叶一般一片片地落下来。

刚开始时没控制好电压,电死了大量的鲍鱼。高天原干脆把电死的鲍鱼都拿回家,三姑六戚地每家都分了不少,那段时间大家都能把鲍鱼当饭吃了,而还剩下的让母亲晒成了干鲍存了起来。

不过,用枪乌贼拉着网兜来回跑,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小渔船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也不安全。

所以当高天原掌握了青螭珠的储物功能后,让枪乌贼直接带上青螭珠来到东岱群岛海域,连放电都不用放了,用意识覆盖后,一片一片地摄取鲍鱼,来到渔港外面后,再把鲍鱼从青螭珠中取出,放在渔船上的水槽内。

因为鲍鱼的个头大,品质好,而且高天原也有意地控制了捕捞量,这些出水的鲍鱼都卖了一个好价钱,加上出货量要比海蚌大,每天收入都上万了。

在半年前捞海蚌取得第一桶金后,高天原终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第二桶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