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9.慕容翰的悲剧

慕容翰的悲剧是天生的,因为不是嫡子,在娘胎里时就已经丧失了继承父位的权利;但由于智勇过人,又注定要受到继位者(慕容皝)的防备与忌惮。

能力越强,受到的防备与忌惮就越多;人望越高(得士心),受到的冷遇就越多。不允许反抗,甚至稍有不满就意味着灭亡。想要重获自由,要么逃跑,越远越好;要么反抗,像慕容仁那样,……大丈夫行事,不成功则死。

慕容翰选择了逃亡。

那么,这个在慕容皝即位之后被迫避祸他乡的慕容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廆甚奇之,委以折冲之任。行师征伐,所在有功,威声大振,为远近所惮。作镇辽东,高句丽不敢为寇。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于卒伍,莫不乐而从之。”(《晋书·慕容皝载记》)。

性格豪爽,智勇双全,能征惯战,威震一方。而且礼贤下士,颇有人望,自士大夫至于卒伍,莫不乐而从之!这是一个可以和你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人;这是一个文武双全足以战胜攻取、守卫一方安宁的人;这还是一个礼贤下士,深得众心,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

不是王者却具有王者的能力和气质,这就是慕容翰个人悲剧的源泉。

第一次看到关于他的叙述,印象中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慕容翰已经久远,但那个萧峰却在金大侠的笔下成为永久的传奇,同样的武功盖世、义薄云天,又同样处境尴尬、生存艰难。脑海中回放那一幕幕最为精彩的影像,在那个熟悉的英雄身上,我几乎可以找到全部的慕容翰的气息。

关于慕容翰的故事,我们从三国联攻开始说起。

319年,东晋平州刺史崔毖联合高句丽、鲜卑段部和鲜卑宇文部共同攻打慕容廆。

事情的起因就不再赘述了,总之,这场战争是慕容廆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生死存亡关头,慕容翰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超越了世子慕容皝在战斗中的贡献。

当是时,宇文悉独官虽然失去了两个盟友的支持(慕容廆施反间计得逞,高句丽和鲜卑段部相继离去),但依然实力强大,联营三十里,拥兵数十万!危急关头,慕容廆迅速征召慕容翰来援。针对敌众我寡的战场形势,慕容翰制定了奇兵扰敌的战术,并最终获得慕容廆认可。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战术,慕容廆于内线坚守,慕容翰于外线机动,时机成熟后,两军同时出击,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宇文鲜卑部就是这样战败的,在慕容翰的外部突袭及慕容廆的内部反击之下,两面受敌的宇文鲜卑部大军仓皇失措,军心大乱,一战而败,宇文悉独官独身逃脱,连自己的官印都没来得及带。

是役,慕容皝不仅全程参加,而且亲率精锐骑兵作为前锋进行突击,作战非常勇敢,然而和他的兄长慕容翰比起来,其闪耀的将星依然黯淡,夸耀一时的功绩依然渺小。哥哥的身躯伟岸,哥哥的胸膛宽厚,哥哥的功绩值得钦羡,哥哥的……对世子之位的威胁让慕容皝寝食难安。

其实,慕容翰的功劳何止于此!在慕容鲜卑由一个小部落走向强大的道路上,慕容翰立下过汗马功劳。307年,在关于鲜卑军队是否南下勤王的分析上,足以彰显慕容翰超乎寻常的战略眼光和在慕容鲜卑部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慕容翰这样劝说慕容廆:“求助诸侯不如勤王,自古有为之君无不以此成就功业。素连、木津骄横跋扈,王师覆没,生灵涂炭,危急莫过于此!素连等人以诛庞本为名,实则叛乱为寇。辽东倾覆,已近两年;中原兵乱,晋军屡败,勤王仗义,时在今日。单于应申讨伐之威,救倒悬之命,发义兵以诛素连、木津。上则复兴辽邦,下则并吞二部,外可得忠义之名,内则尽收私利,此强之始也,终必得志于诸侯。”

慕容翰的这段话,指出了素连、木津的罪恶所在,对“勤王”的正义性、必要性和所将要获得的利益做出了充分说明和肯定。上举大义、顺人心,下吞敌国,强自己。勤王仗义,正当其时。

何乐而不为呢?

慕容魔当日即率兵征讨素连、木津,大败之,并斩杀素连、木津,将二部部众全都降服,迁之于棘城,立辽东郡而还。

321年十二月,慕容翰出镇辽东。

并不是立了很大功勋的原因,由于东晋对慕容廆的持续册封,慕容皝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世子。出于政治考量,慕容廆命令出身卑贱的慕容翰出镇辽东,和他同时离开棘城的还有那位辽东公国的建立者——慕容仁,出镇平郭。原因相同。

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和君王的深谋远虑,既然名分已经确定,必须让没有希望的孩子远离权力中心,没有了参与的希望,就断绝了继位的可能,这样才能避免兄弟相争、父子相残的悲剧。

慕容翰的优秀在于他不仅能够在战火中凸显英雄,也能够在和平与安宁下彰显治世之才的本领。镇守辽东期间,慕容翰恩威并施,不仅安顿抚慰胡汉百姓,礼贤下士,深得人心,使士大夫至于士卒,莫不乐而从之。而且,有他在,足以远慑他国(高句丽),使其不敢犯边。

在平郭的慕容仁效仿之。

慕容仁起兵之初,鲜卑各部响应者甚众,一度有取慕容皝而代之的声势,除了慕容皝自己为政严苛不能容人之外,也有慕容翰的


状态提示:9.慕容翰的悲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