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活在自己的脑海里,脑海中脑子和心眼对抗,他在不断思考两者之间关系,思考这两种形式对于世界存在究竟起了什么作用,究竟是心眼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化,还是脑子促进整个社会的向前。他把社会的发展延续到生命的起源,从第一个生命的开始,到社会进步到现在,到底是心眼推进着社会,还是脑子推进着社会。
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来看,明显是脑子在推动着社会物质的进步,有了物质才有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世界的基础和基石。从yù_wàng是人类的进步推动力来看,又是人类的心眼推着脑子在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整个社会的进步在中原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之后发展的就一直是精神主义文明;从整个的历史进程来看,整个人类文化的进程却又是物质世界,在推动精神文化世界的发展。
也就是说,唯物主义的世界里,物质推动精神在进步;在唯心主义的世界里,基础物质之后,却是精神进步,物质匮乏的情况。真真是一个奇怪的设定。在翻看历史中,我们发现,当物质基础有下层民众提供,为上层世界的精神世界作动力,也就是说,整个下层世界的物质都是为上层那一小撮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同样可以证明唯物主义的发展方式。换算成其他的计算方式就是:唯物主义里,物质和精神五比五,上层下层五比五;唯心主义里,精神和物质五比五,上层和下层一比五。唯物主义里,精神物质比较平衡,导致上下层比例比较一致;唯心主义里,上下层比例悬殊,才有精神物质的相对平衡。这是两个世界相对比较合理化的基础,只是在基础里,上层和下层的比例被有心人直接虚拟化了,我们看到的也就只有唯心主义胜过唯物主义的精神主义文学,却没有看到整体之中,唯心主义里的下层比人家多了多少,整个物质文化进程比人家又慢了多少。
直到想清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张丁才结束了他的个人思考模式,也想清楚了自己所需要努力的东西是什么。结束自己的迷茫期,这才从太极拳,睡觉,吃饭三点一线模式中醒来。
就在张丁混沌着的时候,那个从未谋面的未婚夫和名匠已经到了,有刘术招待名匠,燕儿领着小跟班在学堂晃悠。刘术带着名匠简单看了百工堂之后,就开始为以后名匠在此地的工作地点开始忙活。
天色一片晴朗,上官燕和小跟班一起逛在学堂和黄叶地之间,说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只是小跟班却在关注着在学堂看到的一切,从小开始小跟班就在上官燕后面看遍上官家的风景,听着上官家的故事,只是太多时候只是听着而已,没有太多的意见表达,只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就像跟着一个姐姐一样,只是这次来的时候老爹告诉他自己要娶这个长时间当做姐姐的人为妻,那就有点郁闷了,自己只是当她是姐姐,现在却要把她娶回家,真真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不过自己长时间听从父亲的吩咐,也是习惯了,只是到了地点之后,接待的再也不是上官家,接受的也不是上官家的照料,看见的也不是上官家的风景,而是一个奇特的地方,一个从小到大从未见过的地方,这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只是这世界自己没有了解过,和自己平常所了解的世界也不一样,真是没有办法理解,只是看着姐姐高兴这才没有打断她的兴致,只是自己应该如何过,这世界生活确是没有办法去应付,自己的世界里,武术可是主流,仗剑行天涯是一种很流行的生活方式,只是自己该如何表达呢?难道要自己跟每个人来一次正式决斗嘛?真是麻烦啊!
与此同时,黄叶地,名匠和刘术也在进行谈话,他们的谈话就比较含蓄了。名匠在想的肯定就是什么时候可以见到那个和自己写信的人,那三幅插图自己可是看了很久都没有看懂,找到他,看看究竟咋回事儿才是这次的主要目的,至于看到的百工堂那些东西可以慢慢看,图纸可是关系到大家的传承事宜。只是这刘术,讲的东西也很有道理,自秦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很少有新的度量衡面世,真的要有一个统一的适合百工发展的度量衡出来,对于百工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到了他这个地步,自身的发展已经到了尽头,经验主义没有了作用,想再有新的发展,就只能依靠新的思维模式,不管是写信的那个和自己聊天的这个,都是一种新的模式,只是这么多年传承下来,这个社会的发展从来没有合过自己的心意,从来也没有新的模式被发现,突破是一种艰难的尝试,自己是没有那种脑子了,只能期望与下一代了,现在看着这两种实用模式,实在是一种折磨。他突然有一种都想要的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