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恐怖悬疑>散魂记>第五章 三个听来的小故事
顿好打带回去了啊。”

第二个故事人的口水毒死蛇

老妈说完以后,我一时来了兴致,就要她在讲一个,结果我老妈说亲身经历就这么一个,你老爹知道的事多,你叫他说一个撒!说完起身去煮宵夜了。

老爹也是兴致好,就说了五个亲身或者亲耳听到的故事,而其中一个就是这个口水毒死蛇。(其他的故事,以后在读者感言里写给大家吧,这个故事不是鬼故事,很短,给大家调节下心情,算是离奇一类吧。)

老爹年轻当过兵,还差点上了战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他当年做知青的事。当时为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他选择做了知青。(知青是什么?按我的理解是不是支援边区的青年。。。。。。文盲了,不好意思)结果下乡也没下多远,当时就插队到了建始长梁子。你说以前的知青苦,那得看是下到哪了。如果把你下到大兴安岭里去和熊瞎子玩烟儿炮鬼吹灯,那确实够苦的。如果只是下到家附近的,那就还好。没事走个20-30公里回去打个牙祭,挣到了公分还能去换几包烟。当时也没个娱乐活动,就学着老乡打纸叶子牌,学名上大人。(有没有谁会的,没事来决战到天亮哈。^_^)

那年的秋天,他们也是刚劳作完,去换了几包烟。结果晚上几个青年无事可做,坐那抽闷烟。那个年代得烟草,你要抽多了会觉得更无聊,熏个蚊子、染个黑牙、得个肺炎,那真是小意思了,最关键是嘴里越抽越苦,喝几大杯茶还觉得苦。好吧!晚上喝茶了!

连收音机都算做大件电器的年代,娱乐活动也就更少了。晚上又热又闷,那怎么办?于是也不知道是谁提议来打纸叶子牌,输了脸上贴条子。哇,这活动的提出者就成了英雄一般的人物,那真是一呼百应啊。

一张大破木桌摆在屋中间,四个人围着就开始了。当时接近了晚上9点多。屋外一天的热气也慢慢的消散了。他们其中一个把屋子的大门敞开,外面的凉风吹进来,在屋里打个转在出去,那真是给个空调都不要啊!

打了没一会,我爹对面那个麻子就开始不自在了,不停的用手抓后背,打个三四张牌就要抓下后背。(其实大家都有感受,一群男人只要打起牌来,那就算有一条烟,一晚上也能给你抽完了。)当时也流行把烟撕了,在和上口水,往痒的地方一贴,止痒有奇效。用烟灰弹在被刀划开的小口子上止血有奇效。麻子撕了一只烟,把烟丝拿手里,在吐上一大口唾沫,就往背后贴上去。结果一会还痒又接着贴。

牌局打到晚上11点,大家都有点累了,准备上床休息。就听那麻子怪叫一声,一步窜到了桌子上,大家都吓了一跳。就见麻子指着自己背后:“你们看!这是个莫家伙!”我爹年轻时胆子大,力气大,好奇心更是重,当时第一个就跑这过去。就见麻子背后一跳1米左右的蛇,脑袋有他两个拳头大。就那么绷直了死在了屋里。这是怎么个意思了?

经过一夜的探讨,第二天,他们自己猜出答案,那条蛇肯定是开门以后溜了进来的,由于都在打牌,谁也没注意到。他们白天干了一天活,身上一身汗,风一吹就干了,身上留下了盐粒,那蛇舔的欢喜了,不停的舔他背。麻子感觉背上痒,也就不停的用唾背上抹。要知道,人的唾沫对于其他动物是不相容的,算起来可是这世界上最毒的东西,在加上那个年代的生烟丝,一般的动物哪经的起这么折腾啊!烟丝又让那蛇欲罢不能,结果蛇被口水毒死了!!!死的好羞耻!

第三个故事斩龙剑

这个故事是听来得。

话说当年,建始还是个小县城,当时广润河上,只有一座木桥,共4个桥墩,桥墩由4根5人都抱不住的大树树干做成,就这么戳在河上。桥边一边一个巨大镇水石狮子。

说当时有个奇人,力大出奇,每年夏天都会把自己家门口的两个石狮子抱起来走到河里,边走边喊:“走,河里洗澡去!”(这段和本故事无关,只是想写出来!)

当时选择冬天枯水季建桥。当地人请了一位道长来帮忙看风水和时辰,那道长背后被一朱红葫芦,腰挂一口三尺古剑。那老道在算定后,指出建桥的高度和下墩的地方,离去前,那道长千叮万嘱,桥墩的长度一定要达到他要求的高度,只能高,不能低一丝。道长走后,桥梁也就热火朝天的开工了,却因为4根桥墩发了愁,哪里去找这么高的树了?于是众人将目光瞄准了朝阳冠上4颗巨木。当时就派人前去砍伐。

就在众人围着其中一颗正欲下斧,天空突然的阴云密布,一声炸雷由天际破空而来,直接打到那树冠上,瞬间那树上半部分被劈的燃烧起来。而随后让人更惊讶的是,从树冠上摔下一条半米长的蜈蚣。当时这件事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好几个月才平息下来。而那被雷劈过的树,最终居然活了下来,长成了一只公鸡的形状,至今都还在朝阳冠山巅之上,宛如一只欲鸣雄鸡。

打坏一颗树,最后只拿到3颗,然后在选了一颗高度稍微矮了一点的。几个月后,桥梁落成,众人请道长前来开光。那道长持八卦盘走到桥中心,正待作法将八卦盘请到桥栏上。突然掐指一算,于是叹了一口气,将腰间三尺古剑拔出,将剑尖对准河水,悬挂在了桥的正中心。众人不解,正要询问,只见那道长开口,大致意思是:我叫你们按我的要求设计高度,怎么桥尾


状态提示:第五章 三个听来的小故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