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回中原去了,來的快,走的急。
作为河内的世家大族,这些年司马家也并非未曾受益,家族的生意已经做到关外,所以他才能如此轻易的联系上置葏落罗本人,而且朝廷似乎也对河内司马家相当看重,就在前不久,大将军府就派人征辟大哥司马朗为将军府掾吏。
然而就在大哥准备接受征辟前往邺都赴任的时候,司马懿却说服了大哥,拒绝大将军张辽的好意。
当年赵咨要反张辽,司马懿曾劝他需三思而行,不可轻易与张辽为敌,可是如今四年过去了,为什么他一反常态,阻挠司马朗入仕张辽呢。
司马懿是这样看的,一个政权,需要辅佐他的根基,从夏商有史料记载以來,历朝历代,支撑政权延续的就是精英贵族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世家大族,维系好世家大族的利益,政权才会安稳,即便是政权出现更迭,世家大族只要明智的转而支持得势的一系,也不会受到灭顶之灾,至多也就是伤筋动骨罢了。
可是在仔细研究张辽的施政理念和举措之后,司马懿却嗅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危险。
为了天下百姓,这个口号在历朝历代政权更迭是喊得最响的口号,可是真正有几个当权之人是抱着这个理想而奋斗的,他们有的或许是为了保命,有的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势地位,即便真的有以天下百姓而奋起的当世英雄,在拥有了权力和地位之后,也会渐渐改变自己的初衷,开始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势,保住自己子孙后代荣华富贵的延续,从而渐渐和世家大族媾合在一起……
这就是人性,在司马懿看來,除非是圣人,否则任何凡夫俗子都是避免不了的。
张辽也是人,听说他已经娶了四房妻妾,家里的仆佣据说也有上百人,河北四州的世家豪族大多已经向他臣服,他的麾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体系,这一切,似乎都是向着一个正常的轨道行进,可是司马懿还是隐约感觉到什么地方有些不对。
看张辽的手下,文臣中的心腹是郭嘉、贾诩,徐庶、武将中的赵云、张颌、徐晃等人,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张辽身边的心腹班底竟然大部分出自寒门,这些人,如果在张辽日后成事之后,必然会形成一批新兴的门阀派系,他们的出现,必然会侵夺原就有世族的利益,这是出身世家豪族的司马懿,包括天下豪族对张辽心怀芥蒂的最根本原因。
再看张辽的政策,军户分田,开医官,造纸兴学馆、建基础设施,获益的绝大多数是普通百姓,只是看到治下大族根基受到威胁,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抗的时候,才出台了互市通商,发展商业的政策安抚治下大族,但是其骨子里更多的还是为了老百姓。
这其中,建学馆造纸的意义最为重大,自古以來,读书识字一直是世族子弟的特权,然而在众多士族子弟因为能买到轻巧便宜的纸张而拍手称庆的时候,司马懿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张辽如今已经在统治的河北四州兴建学馆二百座,仔细想想会有多少的寒门子弟因此受益,这些平民中的英才一旦掌握了知识,拥有了思想,他们会给原來的贵族阶层带來多大的冲击,,所以在司马懿的看來,这种强大的冲击对旧有的世家大族來说才是最致命的吧。
所以司马懿决定了,反抗张辽,为此他已经说服了兄长,还借兄长之口向曹操献了一条计策,自己更是不惜亲自前往塞外找到鲜卑大帅置葏落罗授以机宜,现在张辽已经占据了天下近二分之一的土地,想要与之争衡,就必须联合一切与张辽敌对的势力。
或许任何人都能看出,官渡之战是决定中原霸主的一战,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像看出來,这一战也很有可能决定天下世家大族今后的命运,所以这一次司马懿全力以赴了,此次回去河内之后,就和兄长族人在官渡汇合,殚精竭虑助曹操一臂之力,渡过眼下危局。
不过这个天下,能像司马懿这样看的通透的能有几人,司马懿不知道,荆襄人杰地灵,哪里或许会有这样的有识之人吧……
只可惜司马懿借助鲜卑之势牵制张辽的想法是正确的,然而鲜卑人中也有不确定的因素是司马懿所始料未及的……
…………
奔马原,置葏落罗的大营。
送走司马懿,置葏落罗立即派出信使催促其他鲜卑部落赶來此地,此时聚集的万余骑兵,不过是先期由置葏落罗聚集在一起的十几个部落的兵马罢了,还有包括日律推演在内的其他二十几个大小部落正赶往这块约定地点聚集。
两三天内,不断有大大小小的部落汇集到奔马原,这些部落派出的人马少则上百,多则过千,汇聚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随着日律推演最后领着七八个亲附他的部落上万人马姗姗來迟,整个西部鲜卑的兵马都聚集在此地,家在一起,竟有三万余骑。
见到置葏落罗,日律推演上前亲切相拥道:“老伙计,部落里出了一点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來迟了,听说你还沒等到我來就给中原人來了一下子狠得,不错嘛,”
置葏落罗摆手道:“多亏了那人的计策啊……走走走,人都已经到齐了,咱们到里面说去……”
进了大帐,整个西部鲜卑大小四十几个部落的人马都已经聚齐,一番寒暄过后,自然是谈起如何对付此次出塞的汉军。
“……汉军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了,”置葏落罗先把汉军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