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明月高照仙姑传医道
“先说这老大:金银花吧。”
天香娘喝了一口茶后,接着说道
“说是古时候,有一个村里,一对善良的夫妻,妻子怀了双胞胎,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
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疼爱,乡亲、邻居们也非常喜欢这对姐妹。
两姐妹都到十八岁了,求亲的人络驿不绝,几乎踏破门槛。
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分离。
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父母也拿她俩没办法。
谁知好景不长,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这病来势又凶又急,浑身发热,起红斑,卧床不起。
请来医生给她看了病,医生惊叹地说:
“哎呀!这是热毒症,无药可医,只好等死了!”
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守着姐姐,哭得死去活来。
金花对银花说:
“离开我远一点吧,这病会传染人的”。
银花说:
“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还怕什么传染不传染呢?”
金花说:“反正我活不成了,妹妹不还得活吗?”
银花说:“姐姐,你怎么忘啦?咱们俩有誓在先:
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个好歹,我绝不一个人活着!”
没过几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银花也传染上了,卧床不起。
她俩对爹妈说:
“我们死后,要变成专门治热毒病的药草。
不能让得这种病的人,再象我们似的干等死了。”
她俩死后,乡亲们帮着其父母把她俩葬在一个坟里。
第二年春天,百草发芽。
可这座坟上却什么草也不长,单单生出一棵绿叶的小藤。
三年过去,这小藤长得十分茂盛。
到了夏天开花时,先白后黄,黄白相间。
人们都很奇怪,认为黄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银花。
想起两姐妹临终前的话,就cǎi_huā入药,用来治热毒症,果然见效。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了。
这金银花性甘有寒,归肺、心、胃经。
确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再说这###:蒲公英吧。
那说得是:有一户人家的小姐忽然得了奶疮,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
是大户人家,羞于开口,不愿让别人知道,一直强忍着。
终于,有一天,被其母发现了,以为她有了越轨之事。
因此,骂道:
“不要脸的东西,才害这种见不得人的病,给爹妈丢人啊!”
小姐听出母亲话中有话,是对自已起了疑心,又羞又气,可又无法说清。
于是心一横,趁夜深人静,独自出走,来到江边,投江自尽了。
正巧,江边有一条渔船,船上有个姓蒲的老渔夫正与他的女儿,趁着月光撒网捕鱼。
见有人投江,渔家姑娘识水性,忙跳入江中把小姐救起。
问其原由,小姐把患乳疮的事告诉了姑娘,姑娘又告诉了老渔翁。
老渔翁想了想说道:
“姑娘,明天你给她挖点药去。”
等到第二天,渔家姑娘按老渔翁的指点,从山上挖回一种有锯齿长叶、长着白绒球似的野草,把它熬成药汤,给小姐喝了。
过了些日子,小姐的病就渐渐好了。
家里的人,听说小姐投江自尽了。
直到这时候,她的父母才知道冤屈了自己的女儿。
又悔又急,忙派人到处寻找,一直找到渔船上。
小姐哭别渔家父女,老渔夫让小姐把剩下的药草带着,嘱咐他如再犯病时,就煎着吃。
小姐给老渔夫磕了三个头,回家去了。
后来,小姐叫人把药草栽到花园里。
为了纪念渔家父女,因为只知老渔夫姓蒲,尊称:蒲公,姑娘叫英子,她就给这种药取名叫“蒲公英”。
从此,蒲公英治奶疮的事情就传开了。
这蒲公英性苦含甘,有寒。归肝、胃经。
确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再说老三:白头翁。
说是有个年青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汗。
他忍着痛,捧着肚子去找医生,恰巧医生被别人请去了。
年青人只得回家。
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疼得厉害了,简直是肠如刀绞,实在是走不动了,只好捂着肚子躺在地上了。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了,他问年轻人:
“你怎么睡在这几呀?小伙子!”
年轻人答道:
“老爷子,我正在闹肚子疼呐!走不动了!”
“怎么不去看医生?”
“医生不在家呀。”
“那就自己找点药吃啊!”
“让我到那几找去?”
“嘿,你身边不就有治闹肚子的药吗?”
“在哪儿?”年青人急问。
老爷爷用拐杖指着路边一颗果实上长着白毛的草,说:
“这东西的根就是药。
你挖回去煎汤,只要连吃三剂就好了。”
“真的吗?”
“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说瞎话吗?
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独传的秘方,就想借你的嘴传给世人呢!”。
老爷爷说完,转身走了。
年青人还是半信半疑。
过了一会,他觉得肚子好受了一点,就挖了几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回家了。
手机阅读:http://m.520yq.cc/15396/
发表书评:http://www.520yq.cc/15396/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三一章 明月高照 仙姑传医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鹿鸣山谷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