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买宋>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但在,唐代殿试还只是偶然行为,没有形成制度,一直到了宋朝,才固定下来。

此外武则天还开创性的设立了武举,考试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科目,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武举考试算是在唐朝末年的混乱时期发挥了重要作。

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是中国历代武举生中唯一一位官至宰相者。

此外唐朝还诞生了一位文武双科状元,此人便是郑冠。

823年,郑冠高中文科状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他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唯一先考取文状元又中武举状元的人。

此外除了考生们可以自己联络考官,培养感情外,官员们也可以向选拔部门推荐自己心仪的考生,这称为“公荐”。

同时因为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所以在开元天宝年间,进士科甚至一度只考诗赋,不考其他,也偏离了选官的主旨,算是不务正业了。

毕竟作诗写赋是文学功底,只能说明你文学素养很好,可是文学素养与为官所需的政治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再加上因功授官和门第荫袭,所以终唐一代,官员队伍中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数并不占多数。

可是到宋朝,这一情况却大大改观,首先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其中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有学者统计,在唐朝290年中,科举共取进士6603人;而在两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试成绩的进士达43000人。

而且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

所以宋朝算是完善了科举制,真正实现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像是宋代科举正式确立了sān_jí考试制度,三年举办一次。

由地方主持的初选考试称为“乡试”或“解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中央级的考试。

同时宋朝严禁“行卷”和“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

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或会见亲友。

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

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之前还要进行搜身。

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生信息;还要誉录,考卷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誉录院,由书手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试卷经sān_jí核定成绩后方可拆封、公布。

殿试也要经过初试、复试、详定sān_jí评定。

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制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样一来,宋代科举制大大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文化素质。

因此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洵、苏轼、沈括、黄庭坚、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他们在政坛上有过重要影响,行政能力颇为不凡。

而且学术上也有成就,著作流传至今;诗文亦属一流,书法各有千秋。

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的官员,在宋代各个领域有建树的人物,多半都有当官的履历。

无论是精英还是整体,宋代官员的学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既高于汉唐又超过明清。

还有就是科举制造就了一支多达数百万人的读书人阶层。

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唯才学不论门第,而且获得功名后可直接出仕任官(前文说了,唐代有了科举出身还要经过吏部选拔才能任官)。

这就为平民跻身社会上层真正的打开了通道。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除了新生,往年的落榜生还可以多次重考,而官员的位置则不能无限扩大,因此录取人数相对稳定,那么就有相当一批落榜生进入社会。

这些文化人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在乡村开馆做启蒙教育,成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文化的普及者。

他们更贴近民众,对民众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