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开明大帝>第八章 句读规范和战争畅想

看着天还早,朱元璋随手拿起御案上的奏章看起来,满眼的繁体字和不见一个的标点符号,直看得他脑袋发胀,此刻他多么希望能出现一个标点,哪怕是一逗到底也行啊。

都当皇帝了,哪里还能委屈自己,朱元璋自己不舒服,那他就要教全天下的读书人学做人!这些读书人,就是因循守旧,一个个的,明明有句读却不用,也不怕引起歧义,既然你们不主动用,那么朕有的是办法让你们用到停不下来!

“秘书丞拟旨,着宋濂领衔翰林院制定句读规范,规范句读符号形式和作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省略号以及括号,各种符号该怎么书写,朕待会儿画出来,该怎么用,朕简略说说,你另外记录一个简则一同交给宋濂,逗号用以分隔……顿号在数字之间,便是明确指示,比方说三四组,有顿号便是明确第三和第四组,没有顿号便是三四两组……括号用以解释说明,句号在括号内外也有区别……句读规范制定好之后,明发天下,官员强制使用,所书奏折若是句读不规范,则罚俸一日,见一次罚一次!朕不强制读书人使用,只是,哼哼”朱元璋露出一抹恶作剧得逞般得意的笑,“科举会有一题专门考察句读使用规范,所作试卷文章若是句读不规范,扣除相应分数。言尽于此,爱用不用,存户诸位读书人一心。”

“图穷匕见”,朱元璋此时的做法用这四个字可以生动诠释,前面铺垫那么多,只是为了最后的科举考察!以中华家自古以来的考试传统,不怕天下读书人不争破脑袋学句读。想起以前被小学初中语文老师支配的恐惧,他此时内心爽快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四个字——“酣畅淋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大明学子们,不要怪我,要怪就怪几百年后的那些丧心病狂的语文老师和中高考语文试卷吧。

学好句读,方便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早先便有句读,儒家也不会有那么多流派,单单一个春秋,便因为解读不同而分化成公羊春秋、左氏春秋和谷梁春秋,人脑袋都要打成狗脑袋了,也没分出个高下。

所以说啊,朕这也是为后人造福!自下而上的变革,困难重重,那就由朕这个位于最高点的人来推动,又愁何事不成?

在句读规范出世之前,朱元璋还得捏着鼻子审阅奏章,还好二虎贴心,这小子一看朱元璋自醒来后偏爱用炭笔,便找将作监大将制作混有朱砂的红色炭笔,还别说,今天拿来一用,效果不错,再也不需要捏着鼻子用软塌塌的毛笔做朱批,可算是帮了朱元璋一个大忙。

审阅奏章是件苦差事,可又不可能假手他人,除非朱元璋想被架空,权力这个东西,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它能让人爽飞天际,也能折磨得人欲仙欲死!有句话说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何况朱元璋肩上承担的,是即将出现在这颗星球上最古老又最强大的帝国,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尝到权力美妙滋味的朱元璋,有些停不下来。

直到腹中因饥饿而不停“鸣笛”抗议,朱元璋才从繁重的案牍工作中解放出来,征北大军进展还算顺利,只有把蒙元搞定,才能腾出手来收拾苟活在四川的伪夏政权和割据云南的蒙古云南王,这两股势力,直让朱元璋如鲠在喉,金瓯还没有完整啊,吾辈尚不敢懈怠。

如今朱元璋能给征北大军的支持,就是及时的粮饷供应,在这个通讯极度落后的时代,一支大军撒出去,能不能活下去或者说活的怎么样,全看领军者的个人才能、指挥艺术,如果领军者有卫霍之才,那么这支军队就是虎狼之师,如果领军者是李广利之流,那么必定是损兵折将。这也是无奈,在单兵战斗力还没有得到热武器加持的情况下,领军者是很能影响战争局势走向的,领导者的军事指挥风格注定了这支军队的战斗风格。

自古上位者和领兵大将之间就是一种互相依存同时提防的关系,几十万大军掌控于一人之手,上位者晚上睡觉估计都不太安稳,毕竟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旧事还不算远,可是上位者身系全国,不可能亲自带兵出征,总要依靠将帅带兵,虽然朱元璋对徐达这个从小一起长起来的老兄弟放一万个心,可是反制措施还是要有的,监军和军司马可是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军队的思想和风向。

徐达也会和监军以及军司马和平相处,这算是他俩之间的一个默契吧,互相让对方放个心。而且徐达全身心放在对敌,军队后勤的运转和监管得靠着军司马,不然仗打赢了还不落好,可不美,也算是分工明确。

除了充足的粮饷以及对阵亡将士的优厚抚恤能了却征北大军的后顾之忧,朱元璋上午还提到即将组建的武研分院要研制的秘密武器,这也算是他能想出来的最大化提升单兵战斗力的法子,这个秘密武器在野战、攻城战中都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时代发展到十四世纪,热武器已经自然出现在时空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热武器的认知还是太“年轻”,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有一种武器可以瞬间杀死几十万人,更无法想象有武器可以于数里外取人项上人头,能做到这一点的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大概只有仙人的飞剑了罢。火炮已然出现,可是威力实在太小,如果有个人和他们说,一发炮弹可以把数十人炸得粉碎,估计他们要看看那个只能吐出


状态提示:第八章 句读规范和战争畅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