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329章【大唐将帅21】
君集(?~公元643年),祖籍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与《隋唐演义》中那个贼眉鼠眼的偷儿形象大相径庭,由此可见演义戏说之类对人民群众的误导之深。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

投入了李世民的幕府之中。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武德九年(公元626年),

玄武门之变爆发了,在这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李靖,

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讨伐吐谷浑。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给唐军来个坚壁清野。侯君集主张穷追猛打,

不给敌人喘息之机。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建议,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

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

杀得吐谷浑人鬼哭狼嚎。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慕容伏允走投无路,自缢身亡。

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也被唐军俘获,吐谷浑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自此吐谷浑一举平定。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明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

侯君集以前根本不爱读书,进了李世民的秦王府后才拿起书本补习功课,他天资聪颖,竟然很快小有成就,

典选官员,制定考课,做得有条不紊,颇受时人赞美,出将入相,文武双全,正是大唐帝国官员的典型特征。

他一直走得很顺,少有挫折,心高气傲,耻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贯的心态。

连一向待人谦和的李道宗都看不惯他,认为他不是善类,早晚必为反贼。

侯君集如此狂傲,当然有他狂傲的资本,那就是他独担重任、平灭高昌国的赫赫战功。

高昌国是个与今天的伊拉克差不多大小的国家,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就有了墙头草的特征,

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帝国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得到了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妻子还被册封为常乐公主。

来回的路上,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唐朝的念头,

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做出了几件让人侧目的事情。他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

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

唐太宗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将领直奔高昌而去。

鞠文泰之所以胆大妄为,是因为他料定唐朝不会真的出兵,就算真的出兵,如果是三万人以上,绵延二千里的荒漠之地,

后勤绝对无法保障,如果是三万人以下,以高昌国的兵力足以抵挡,加之唐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高昌军以逸待劳,应该不落下风。

可是,事实给了鞠文泰无情的一击,唐军风驰电掣,浩浩荡荡,已经逼近了高昌国。鞠文泰顿时六神无主,急火攻心,竟然活活吓死,鞠文泰的儿子鞠智盛即位为新的高昌王。

侯君集的数万兵马已经到达柳谷,听说鞠文泰这几天就要下葬,军中议论纷纷。

有人主张趁机偷袭,侯君集没有同意,“大唐皇帝因为高昌傲慢无礼,才兴问罪之师,如果我们趁人发丧,偷袭敌人,非大国雄师所当为”,于是,唐军鼓行而前,从容进军。

等鞠文泰丧礼已毕,唐军开始攻城了。抛石车和冲城车轮番作业,巨石象冰雹一样飞向城墙,城墙上的高昌守军被砸得血肉模糊,

冲城车猛烈撞击城墙,一下,二下,三下,城墙出现了缺口,缺口越来越大,唐军并不急于入城,只是一下又一下的撞击,让高昌人胆战心惊。

尽管高昌城坚墙厚,也无法阻挡唐军进军的步伐,唐军攻城掠地,俘获高昌男女七千多口,长驱直入,将高昌都城团团围住。鞠智盛惶惑无计,

赶紧写信给侯君集,“得罪大唐天子的人是先王,现在他已不在人世,智盛刚刚即位,不知个中情由,希望尚书哀怜”,侯君集的问答是,

“想要避祸,马上投降”。鞠智盛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侯君集不再迟疑


状态提示:第329章【大唐将帅2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