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血案迷踪>第21章 翠云古庵

2014

“国庆、建军,再到附近看看,是不是能发现点什么线索。”于心远对他的两个助手说道。

扩大搜索一圈,果然有了新的发现。

国庆在一个牌坊下,发现左右各插着三只香,香头已经燃尽,剩下香杆。

这也是一个木质牌坊,和以前的没什么不同,但看上去较新,牌坊上写着:“万古流芳”,左右两个楹联:上联是:“兰馨蕙质,娥眉高洁随水去”;下联为:“梅香霞影,桃花颜面亦千秋”。落款是:“中国民国34年12月,雷江县全体父老乡亲敬立。”

这个牌坊一定和嫌疑人有关!于心远掏出笔记本,将这副对联工整地记载在笔记本上。

建军的发现更为惊人:在后山竹林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沾满血污的枕巾,而且上面还清晰印有“雷江县委招待所”五个字阴文!

基本可以判断,这团污物是山田次郎身上东西。那么,凶手费这么周折,将山田次郎这团污物带到清净的翠云庵,证明山田次郎一定和这个翠云庵有什么瓜葛。于心远决定进庵一探究竟。

翠云庵面积并不算很大,杏黄色的院墙,砖红色的殿脊,苍绿色的菩提古木,都掩映在竹海之中。入口处也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门前一副楹联:“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楹联和门板都有几分斑驳。因为没有大法事,大门紧闭,只开了两扇边门,按照佛门规矩,左进右出。

于心远一进门,就有一座小桥,一道山泉自桥底而过,桥的左边是放生池,右边是龟池。过桥后,甬道幽寂,爬藤绕墙,阳光青青;无论亭筑池圃,皆灵珑小巧,布局雅致,更显得院中的那棵菩提树硕大无比、挺拔苍翠。观音阁里供奉的是白衣观音,大士神像左手持开敷莲花,右手扬掌,立于莲台之上,双目向下凝望,面容圆润端庄,衣纹褶皱分明,似乎迎风摇曳,栩栩如生,于庄严肃穆之外更有亲近祥和之态。

佛教禅宗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 翠云庵也不例外,后山就是一大片鲜绿的茶园,是佛茶“翠云佛手”的产地,这也是翠云山别名“香茗山”的缘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于心远说明来意后,一个清丽的小尼姑领着他们,七拐八转,引入当家师父的禅房。

禅房面积不大,因年岁悠久,故显得老旧昏暗,散发着一股幽幽的檀香味。门口有一副木质对联:“剑破虚空利、月照无间明。”当家师父是个老尼,正在打坐,看她年纪,在70开外,应该就是了因师太了。小尼姑轻声说了句:“师太,客人来了!”了因师太眼睛微睁,一丝精芒爆出,于心远心想,这是位得道比丘尼。

随乡入俗,于心远尽管是无神论者,但还是按照佛门礼节合掌胸前施礼:“师太好!”

了因师太淡淡一笑,“不必客气,今天是我烦劳各位施主了!请坐!”

于心远一行坐定,于心远问道:“师太,请问你们是何时发现--那东西的?”

了因师太说:“今年是‘**’后翠云庵重新对善男信女正式开放的第一年。整个春节期间,翠云庵人来人往,翠云庵每天祈祷法事不断,也无瑕巡庵清扫。直到近日,善男信女登门的少了,我才让尼众洒扫庵内庵外,一早小尼慌慌张张来报,说在后山佛龛发现了那个东西~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于心远接着问:“师太,斗胆问一句,翠云庵是不是与什么人有结怨?”

“结怨?”了因师太说道,“翠云庵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涅槃经》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观音菩萨也同样具有这种神通,即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而前往解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何来结怨一说?”

于心远接着说:“师太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是问贵庵师父们是不是~”

了因师太顿时一副愠怒之色:“今天请各位施主前来,实在是万不得已。我翠云庵自绝缘师太开坛以来,历经500年,除了当年外寇鬼子玷污以外,一直是清修干净之所。即使‘**’期间,造反派也未动翠云庵分毫。各位尼众谨守戒律,积善积德,与世无争。不想今日被人如此侮辱,我想有劳各位早日查清此事,抓住当事人,还翠云庵一个清静!不然的话,我去找赵会长讨个说法!”

于心远知道,了因师太口说的赵会长是当今佛教协会会长,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在宜江城区,是个著名的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书法名家,与很多中央领导私交甚好。虽然他于心远本人不信佛,但在劳改农场和鲁思侠在一起的日子,常常听鲁思侠讲一些浅显佛理。所以于心远知道,佛家讲究“戒定慧”,最忌讳“贪嗔痴”,尤以“嗔”为恶缘之首。了因师太修炼了这么多年,应该早有“四大皆空“的觉悟,今天还当外人发这么大火,可见心里是愤怒到了极点。

于心远还想问什么,带他进来的那个小尼姑赶紧说:“师太马上要做午课了,请各位施主跟我到外面用斋饭吧!”

于心远顺水推舟,告辞出来,小尼姑轻声对他们说:“各位施主,对不起,这件事对师太伤害太大,可能勾起了师太的一些往事,对施主们无礼了,我这里给各位施主赔


状态提示:第21章 翠云古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