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可比他的老师翁同龢幸运的多,光绪帝被软禁,翁同龢也被赶回了老家,可张謇却先一步来到了南京,等到光绪帝被救出来,他就被委任为三品官员。
这次谈判,南清其实无人可用,也无人毛遂自荐,最后,差使就落在了张謇头上。
张謇其实是不想来的,他虽然是文人,但还是主张暴力解决‘皇位’问题。
眼前这个和谈,他心里是不屑一顾的,从里面,他分明看到了龙灏的‘阳谋’。
这个炼金国王,心思可真不好!
他阻止了两个朝廷一决胜负速定江山的局面,反而通过舆论,把两个皇帝硬推到谈判桌上……这就是在变相告诉世人,两个皇帝都是合法的!
这是要把光绪爷置于何地?
这是要我大清江山在事实上分裂吗?
此人,其心可诛!
和谈和谈,谈的越久,两位皇帝隔江而治就成了既定事实。
那样的话,我大清实际上就已灭亡了啊!
……
张謇窥出了龙灏的部分想法,不过他却对此无能为力。
和谈期间,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数次提出无理要求,意图激怒李鸿章,将这个和谈搞砸。
不过,李鸿章经过几起几落之后,城府和修养何其深厚,张謇的手段,在他眼里就跟顽童的调皮招数一样幼稚,所以俱是一笑带过。
李鸿章的‘太极’使出来,弄得张謇招招如同上,根本找不到机会毁掉这个和谈。
想来也是,李鸿章参加的国际和谈何其多,经验之丰富,绝对不是初出茅庐、还略显稚嫩的张謇能应付的!
谈判的结果。自然不是一场会议就能定出来的。
但张謇离开开封府时,却已知道基调不可更改,那就是,宣统帝和光绪帝,在龙灏的刻意渲染下,都是正统合法的皇帝。
或者说。是‘预备皇帝’!
北清南清和谈期间,龙灏在开封府举办了一场演讲,他对广大国民这样说道:“世界上,国家的发展趋势是民主,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联邦共和,都离不开‘民主’二字!我对民主是这样理解的,民主民主,就是以人民为主。让人民当家做主!我内心里是希望中国不再有皇帝,但考虑到历史原因,清王朝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大家都习惯了,所以这个皇帝不是说不要就能不要的,这得有个过程!这次出现两个皇帝,一南一北隔江而望,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契机。借着这个契机,可以让我们中国人民当一次家、做一次主。来共同决定未来这个国家的皇帝是光绪呢,还是宣统……”
龙灏的话阐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光绪和宣统,不管年纪大小、辈分高低,都得‘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总得有个章程。而这个章程,就在后续的‘和谈’会议中定出。
等到张謇与李鸿章又碰面了三回,到得六月二十日,这个‘选皇帝’的章程才算出炉。
章程规定:大中华按照现有布局,划分成二十三个投票区。
每个投票区。分别对应原有的省:直隶、奉天、吉林……广西、云南、贵州。
初始定下的投票期限,按照龙灏建议,是一年。
当然了,李鸿章和张謇在这一点上倒是达成了一致,那就是一年太长了!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怎么能一年没有皇帝呢?
不过,碍于龙灏的强势,李鸿章和张謇再次保持一致,那就是缄默。
以他们的智商,早就明白,与其现在有精力去质疑龙灏,倒不如吃透投票章程,好助自己的主子‘当选’上皇帝。
一年的期限,在龙灏看来倒是短了。
不过没有关系,根据章程,一年后,这‘皇帝’多半还是难产,到时候再延期便是。
说延期是有根据的,其根据就是这场选举的硬性规定。
章程是龙灏请了英国资深法律学者来制定的,条条框框的东西经过翻译后,足有一本字典那么厚!
但如果萃其精华,浓缩后的‘当选条件’也就如下三条。
第一,一个投票区一张‘大票’,获得十二张大票的皇帝,就是大中华的新皇帝;
第二,每张大票,必须由至少十万张有效选票构成选举基础。
也就是说,每个投票区,参与投票的自然人不得少于十万,而其中哪个皇帝获得的选票最多,那么这个投票区的‘大票’就记上他的名字;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一点,有效选票有硬性规定,不是随便拉来一个能喘气的人就可以投票的。
有效选票的主人必须至少满足如下条件:活人,通过选举考试。
选举考试是什么?
考的又是什么?
反正不是八股文,否则,全中国的秀才加起来只怕也凑不够十万,而且,思想僵化的‘八股学者’,也不是优秀的投票人。
考的东西不难,只要你认识五百个汉字,并且做出一套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编写的测试考卷,最后再跑上五公里不会晕倒,也就合格了。
这种合格的难度,不说放到英国,就算是在美国,随便拉出一个能呼吸的人,也能轻松达成。
因此,草拟的章程在英国法律专家看来,合情合理。
可是,真的合情合理吗?
了解民生情况的李鸿章虽然不吭气,但却在心里把龙灏咒了个半死。
认识五百个汉字?天呐,别说每个区找十万人,就算在富庶、读书者众多的江浙一带,恐怕也凑不齐?
手机阅读:http://m.520yq.cc/14450/
发表书评:http://www.520yq.cc/14450/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571】 皇帝也要选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每音十流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