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回到大航海时代>第二十四章 进入锡兰王城

月光静静的照耀着大地,锡兰王城里的不管国王高官还是普通百姓都不知道,就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就是他们中许多人的命运发生巨大改变的日子,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王国里那位权力最大的酋长,亚列苦奈尔的贪婪导致的后果。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寻找郑和部队的斥候队回来了。斥候带回了消息,郑和对于董宇能率兵前来接应非常感激。在这种危险的时候,能知道自己身边还有一支友军,确实是个让人能产生狂喜的重大好消息,有了友军的支持,他们这支孤军心里就有了底,有了友军的配合,他们对战斗的胜利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郑和确实很给董宇面子,董宇这支部队定下的暗号,他们照做,他们那两千人,在左臂上缠白布,和董宇部队的右臂既相似,又有区别。暗号照旧,海洋——宣慰司。这就很给董宇面子了,海洋宣慰司只是他的治所的名字,郑和身为皇帝面前的红人,下西洋的正使总兵官,能用这样一个董宇治所的名字,不仅是表示了对董宇这个官职的认同,同时也是在向董宇示好,以郑和现在的地位,主动向董宇示好,这就是屈尊降贵,折节下交!

郑和对董宇这支部队的要求是:在郑和的部队开始战斗之后,董宇带着他的部队马上开始从城门处攻城,要尽量吸引住城内守军的注意,保证郑和这支部队顺利冲进锡兰王宫,活捉伪王亚列苦奈尔!

伪王亚列苦奈尔!郑和直到现在竟然还在以为这个亚列苦奈尔就是锡兰国的国王!他这是什么情报系统呀?就这样,闷着头他就敢在人家重重围困的王城里面上演擒贼擒王的好戏!他这是莽撞,还是自信过了头呀?这些跟着朱棣这个强悍的国君,战斗过的人都是这样信心爆棚吗?就凭你这两千人,你就真敢这样干!

董宇不知道郑和是不是拥有绝世的武功,不过他既然能跟着朱棣征战多年,还能屡立战功,其人本身肯定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整日只知道尖着嗓子讨主子欢心的李莲英式太监。从董宇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觉得这人身材高大,浑身充满了力量,想必是多年战场生涯,锻炼了他的体魄,使他拥有了远超常人的身手与胆魄,这才敢于率领舟师,于万里茫茫海疆之外,替他的主子办事、为我中华杨威!现在遇到了空前的危机,还敢于迎难而上,率孤军于敌巢之中,力擒贼酋!这是何等的胆魄,何等的豪情!

呆呆的看着天上的明月,女人们静静地站在身后,不敢打扰董宇的沉思。明月开始西坠,董宇心里已经想着了火一样,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他知道,郑和这样做是最好的结果,虽然那位正使总兵官不知道亚列苦奈尔其实不是锡兰国王,却并不影响他的战场判断力,只有等到郑和那边率先打响之后,自己这边再开始进攻才是最佳时机,只有这样两边前后呼应,才能彻底扰乱城内守军的注意力,火中取栗、擒贼擒王的计策才有可能成功!

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等得心如火烧、五内具焚,董宇真想对郑和说一声:大帅,您快点吧!兄弟已经等不及了!

一阵喊杀声忽然划破夜空!火光映红了黑暗的天空,郑和终于开始进攻了!

李玉和前期不知道做了什么工作,所谓的攻城战和城门守卫战根本就没有发生,等李玉和的前锋部队传出喊杀声的时候,那喊杀声已经是在城门里面了!李玉和的前锋部队已经进城了!

“杀!”董宇扬起了那把刀把上镶有宝石的宝刀,率领着他的大军顺利的杀过城门。前面的部队燃起一条火龙已经跑出去老远,难道城门这里没有人防守吗?董宇实在搞不懂,亚列苦奈尔明明知道,郑和的几千军队就在城外面,这家伙怎么不在城门这儿多放点兵呢?

更远的地方火光闪闪,从那里传来的喊杀声更加响亮,更加惊天动地,离得这么远,都能感觉到那声音中的杀气!那肯定是郑和的人马!

“向那边!”董宇挥刀狂喊!

根本不用他喊,李玉和率领的前锋部队早就向着那边猛攻而去了。这是战争开始之前,董宇布置战斗任务时就安排好的。李玉和攻破城门之后,直接杀奔锡兰王宫,到王宫里面搜索可疑人物和可疑物品,不得直接参与捉拿锡兰国王的军事行动。现在他正是率领着手下的特战队员们,贯彻董宇的作战方针,向着锡兰王宫前进!

城中另一处的喊杀声,李玉和早就看见了,除了他们这一支部队,另一支战斗的部队肯定是郑和率领的那两千人。紧跟在他身边的那两个向导给李玉和指点方向:那边正在亮着火把战斗的地方,就是锡兰王宫!

在战争开始之前,李玉和手下的特战队员们就已经悄悄潜入了城门内,等到城中喊杀声一起,这些潜伏的特战队员迅速冲过去,极其利落地将那些惊得目瞪口呆的守门士兵干掉,打开城门!等李玉和的前锋尖兵跑过五十步的距离,在城门外面就是等着城门打开,两个呼吸之间,城门大开!速度就有这么快!李玉和是跟着尖兵后面进的城,进门之后安排下两百人把守城门和歼灭城门守军,然后率领着他的先锋大军就向城里冲。这时候他就看见那个地方火光闪闪、喊杀声冲天,如果那是王宫的话,那就是在自己进城门之前,郑和的部队就已经潜到王宫门前了,喊杀声只是被王宫守卫发现之后,被逼无奈才放声大杀的!无声无息,就潜到敌国王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进入锡兰王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