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络游戏>闯进深山当大王>第四十二章 与和熊掌可兼得2

最早食用熊掌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吃熊掌的本意是为了报复周王统治。这个渊源很久远,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以熊、罴、貔、貅、貙、虎六种兽为部落图腾,熊是六个部落的总领被看做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代表,因此汉代有很多文物上有熊的造型把熊看做是神灵。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楚国祖先族姓芈,正是熊氏,但是因为远离中原,在当时中原人认为楚国是蛮族但是国力强盛所以吃熊掌来表达蔑视,因此吃熊掌开始流行成为当时的时尚。

清代以前熊掌不在八珍之内,清代开始才入八珍,吃熊掌是为了让汉臣一表忠心。证明摒弃始祖,臣服朝廷,后来才在民间流传开。人们常说的山八珍包括熊掌、鹿茸、象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

熊掌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有补气养血,祛风除湿,健脾胃,续筋骨的作用。它是治脾胃虚弱、风寒湿痹及诸般虚损等症,为名贵的大补食品。由于极为难得,获取的方式也极为不易,因此市面上的价格非常高,经常有人为了高额利润铤而走险,猎杀狗熊、走私熊掌。

今天林小铁巧获四只熊掌,在这深山野林、荒芜之地,没有执法人员,他又不是为了获取利益,所以倒也吃得心安理得。

蒸了半个小时之后,取出来,用手捏了捏,很有弹性了。这熊掌富含大量的胶原蛋白,蒸过之后有了弹性,说明已经蒸熟了。换上新鲜的水,放入冬笋和少许的盐,在熊掌上用匕首划开了几道口子,炖了起来。

此时冬笋炖青鱼头和烤鱼已经熟了。将两条烤鱼各取一半肉质不太好的部位,分给了两头小熊。小熊显然是从未吃过熟鱼,而且是这么美味的鱼,又是一顿狼吞虎咽、口水横飞。林小铁发现这两个小家伙很友好,从来不互相争抢食物。每次喂食的时候,林小铁都将食物分成差不多平均的两份,两个小家伙每个人选一份,吃完了就盯着林小铁继续要。

如果从宠物的角度来讲,这样是非常好的,不过林小铁想把他俩培养成自己的保镖,可以看家护院,同时也是自己的好伙伴、好战友。现在由于年龄太小,它们两个的野性还没显示出来,林小铁决定这几天就开始训练它们。

显然这次小熊没有吃够。林小铁吃了几口竹筒烤鱼之后,便将剩下的烤鱼都给了两头小熊。这次烤的两条青鱼每条都有十斤左右重,去掉鱼头和内脏,也得剩五六斤,结果几乎都被两头小熊吃掉了。

看来这小熊的饭量还是很大的,林小铁不得不考虑如何能提供给他们充足的食物。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在狗熊冬眠之前,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品尝了一下冬笋煮青鱼头,由于加了盐,又有冬笋的香味,所以味道比单纯的烤鱼要美味得多。想到还有熊掌,所以吃到八分饱的时候,林小铁就不再继续吃鱼了。

熊掌前前后后炖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才被他从火上撤下来。掀开木头做的锅盖,一股淡淡的腥气飘出来,让人即可就失去了一半的食欲。用筷子夹起来放到陶盘里,很容易就夹下来一块,看来是真的炖烂了。

虽然闻着有腥气味,但是吃起来就不一样了。胶状的熊掌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就像吃肉冻一样,又有果冻般的爽滑,加上竹笋的爽口香气,简直美味绝伦!虽然只有盐和青笋搭配,却也原原本本体现了熊掌的本色,林小铁大呼过瘾!虽然已经吃了八分饱,还是将这个一斤多的熊掌一口气吃了个干净。

由于是小狗熊妈妈的熊掌,所以林小铁没有将熊掌给小狗熊品尝,那样太残忍了。

吃过饭,丢给了小狗熊几个野苹果,林小铁开始处理起狗熊肉来。

将肉切成二指宽的长条状,然后挂在火堆上的防雨棚下面熏烤。他拿回来的肉不多,也就三十斤左右,但都是上等的好肉,熏烤之后就可以储存起来冬天食用。两条熊腿则被直接挂在火堆上烤起来,准备一起储藏。

想到储备食物,林小铁马上意识到自己还没有搭建一个储藏肉食的地方。现在冬笋被他挖坑埋起来,即将采摘的莲藕他也会挖坑储存,但是肉不能放到坑里与土接触,那样就没法吃了。一定得用木头或竹子建一个地下储存室,将肉与泥土隔开,同时要防止老鼠等小型动物偷吃。

在东北的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习惯。开春时候抓一头猪仔,养上几个月,入冬的时候就长到一两百斤。由于冬天冷、猪会掉膘,所以基本会在刚入冬下第一场雪时,就将猪杀了,然后在院子里用砖垒一个小池子,将肉放到里面,浇上水,一晚上就会冻起来。这样保存的肉,不丢失水分,保鲜效果非常好,够一家人一直吃到开春。林小铁也想用这样的方法储存肉,但是现在还没到冬天,只能先将熊肉给烤熟了。

当晚,借着火光,林小铁在营地内远离树木的位置,用工兵铲挖了一个三米见方、深一尺多的大坑。现在自己的右臂已经完全没有了疼痛感,纱布也被他取下来,伤口已经愈合,但是还有些红肿,所以林小铁不敢做太剧烈的运动。挖到一尺来深的时候,下面露出了许多粗大的树根纵横交错,没法再继续顺利挖掘,所以就停了下来。

“今天算是打好了基础,等肩伤完全好了之后继续挖掘。挖到2米以上的深度,然后在里面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与和熊掌可兼得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