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
翌日清晨,刘协赶在董承出发之前抵达东郊营寨。
王越和史阿带领一百名虎贲卫随行,其中有两人身形消瘦,以至于行走时身上的铠甲叮叮作响。
这二人便是乔装出城的伏皇后和董贵人。
刘协本想让她们留在身边,凭自己的本事还怕保护不了两个女人。
但思来想去,他终究还是觉得让她们跟着董承和家眷一起先走,更保险一些。
上万人的东归家眷都先行起程了,再加上她们两人又有何妨?
最重要的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刀剑流矢不长眼睛,刘协担心万一出了岔子,岂不等于是自己害了她们。
刘协和伏寿、董琬(董贵人)之间谈不上情意。
一个多月来,他从未和她们正面接触过,没有正眼看过她们,也没有说过话,甚至连两女的容貌长相都没有看清楚。
尽管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
但是伏寿和董琬早就顶着天子嫔妃的名分,不管刘协喜不喜欢她们,她们都是皇帝的女人。
刘协取代少年郎当了皇帝,那她俩就是他的女人,即使有名无实也早有归属。
既成事实,毋庸置疑。
就算刘协想更改,废了她们重新册立皇后和贵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面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和错综复杂的君臣关系。
最直观的就是执金吾伏完和安集将军董承,这两人都是刘协颇为倚重的亲信大臣,倘若废了他们的女儿,结果会怎样?
还有杨彪、韩融、司马防等一帮老臣,册立皇后和贵人是他们保举促成的,若刘协废了她们,这帮老臣会怎么想?
这些刘协都明白,但他心里有个疙瘩没解开,代替少年郎当了皇帝,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毫无芥蒂的接收少年郎的女人。
所以他不想和伏寿、董琬碰面,甚至不想和她们有任何瓜葛。
即使“贵妃”偷偷告诉他,两女还是处子完璧之身,死去的少年郎比他还小一岁,又长期担惊受怕,以致发育缓慢,毛都没长齐呢,纵使美女倒贴也有心无力。
刘协知道真实情况后仍然不改初衷,毕竟这有名有份的两个女人和他之前的夜店狂欢不一样。
碰了就会黏上,甩都甩不掉。
纵然刘协的身体异于常人,但他终究只是十五岁的少年,这个年纪就结婚成家对他来说,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很可惜,现在的他已经成家了,而且还是俩女人。
由此不难想象,刘协心里多么纠结,日常生活中又有多矛盾。
……东郊营寨。
刘协的到来让董承十分欣喜,而伏寿和董琬的出现,更让董承对他感激涕零。
但时间紧迫,早就定好的出发时辰不能随意更改,因为这牵涉到上万人和千余辆马车的庞大队伍。
临行之际,刘协没有叮嘱什么,只是递给董承一樽酒……
路过伏寿和董琬的马车时,刘协轻拉缰绳减慢速度,朝马车的小窗喊了一句:“注意安全,一路保重。”
很常见的送别词,却把车内的伏皇后和董贵人感动的一塌糊涂。
可惜等她们擦干眼泪,推开车门想再看刘协一眼时,留给她们的是纵马奔驰渐行渐远的一行背影。
值得提的是,刘协给董承送行时,看到了御前内侍太监黄荣和经常跟在杨奉身边的一队亲兵。
这让他颇感欣慰,杨奉忠实的执行了他交待的任务,派遣亲信前往河东邀请白波军出兵驰援。
只要去了,白波军就会来,这点自信刘协还是有的,因为跟随使者去白波谷的还有他亲笔书写的封赏诏书。
乱世之中人心虽然险恶,但追名逐利之心始终不变。
…………
董承领军护送百官家眷起行出发的时候,南门外新一天的攻城战也随之拉开序幕。
杨定与段煨之间的恩怨斗争,早在开战之前其他观战的将领就和他们双方达成了口头约定。
杨奉和张济大军驻扎在南城郊外,与杨定军营毗邻而居,因此段煨不得出城偷袭杨定营寨,避免误伤其他两座军营的士兵或破坏营寨。
董承所部兵马驻扎在东门外,营寨中还有皇室和公卿百官的家眷及财物行李,故而杨定、段煨双方不得在东门交战,以免殃及无辜。
概括起来就是,攻守双方不许在南门和东门交战。
显而易见,这项口头约定很霸道,蛮横不讲理。
但是,迫于形势,杨定和段煨又不能不答应。
时至今日,攻守双方打得不可开交,连续鏖战如火如荼,并且死亡惨重,但他们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东门和南门两座城楼依旧风平浪静,驻扎在城外的张济、杨奉和董承三支兵马,完全不受影响,随时都可以自由出入城池。
换句话说,杨定和段煨两军完全可以和城外任何一支兵马暗中结盟,乔装改扮之后出城或进城偷袭对方老巢,进而一举击溃对方。
然而事实却是,交战中的杨定和段煨,双方都没有这份能耐,因为天子刘协三天两头敲打观战各方将领,致使他们心存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张济等人宁肯作壁上观,也不愿趟浑水。
当然,天子和百官留在城内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牵制作用,让参战或观战的各路人马都有顾忌,束手束脚,无法放手一搏。
而这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