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lùn_gōng行赏本欲完善却弄巧成拙,将大汉领功变得繁乱而繁琐,若无天子身边诸葛亮堪称当世管仲乐毅,忠臣魏征更是鞠躬尽瘁,大汉早已千疮百孔,任凭将士勇猛却政治溃散,任凭猛将能打却无供应
之粮草。
敢问陛下,这样的国家,强吗?这样的国家,如果这帮将军元帅,丞相,甚至陛下驾崩之后留给子孙后代的。
抛开各地列国,还有这个政治近乎千疮百孔的大汉,除了逐步走向灭亡,还会有别的结局吗?”
话说到这,张仪将大汉跟刘协是骂了个狗血淋头啊。
然刘协却突然站起身来,双手抱在胸前,猛地鞠躬道:“先生一番话,刘协羞愧不已,刘协恳求先生入汉,拯救汉室于水火之中,望先生切莫推辞,切莫推辞。”
“陛下不必如此,陛下万万不必如此。”
惶恐的将刘协扶回座位,张仪继续说:“陛下,大汉虽强,可仍有我张仪用武之地,再者说张仪入汉,主谋为利,也为名,当然,名能换大利。
还望陛下与张仪小酌一番,酒罢过后,听张仪之论如何?”
“先生请。”
刘协见状,赶紧举杯。
“陛下请。”
两人酒过三巡之后,刘协就听张仪开始说:“陛下,如今列国纵横交错,汉,魏,齐,蜀,吴,荆那个等于灭国的就不说了,他也没几天活头了。
当即几国或占人合,或占地理,列国均没有独灭一国之能。
一国亡,列国恐,强国欲强,弱国必然联盟所抱团取暖,唇亡齿寒惺惺相惜,到时几国群起而攻之,强国必衰,弱国必亡啊。”
“敢问先生,如何不衰?如何不亡?”
刘协询问。
张仪答曰:“回禀陛下,兵家曰上善伐谋,张仪曰上善伐交,邦交为主,伐战为辅,伐战只胜一役,仅凭三寸之舌便可夺得城池,如此,乃是伐交之策。
古有同名张仪舌战群雄,又有苏秦仅凭嘴利灭掉洋洋齐国,今日张仪斗胆比肩故平阳侯张仪曾被封为平阳侯愿意替天子左右逢源,图谋大业。”
说道这,张仪看到刘协站在他的面前,思索再三之后,作揖恳求:“寡人欲拜先生为卿,敢问先生可否入汉?”
这番话一出口,惊的张仪连忙站起来:“区区口舌就让陛下许以客卿之位?陛下当真?”
“君无戏言,张仪不必惊慌,前有苏秦等人震惊世界,寡人对舌战之人早有倾慕之意,只可以从头到尾都没有找到合适之人选,今日碰巧遇到先生怎能错过?
再者说,先生之能若是能够强国而弱敌国,区区客卿,又有何妨。”
大方的拍了拍张仪的肩膀,刘协却好心提醒:“只是先生若想要入汉庭与文武百官上朝参政,还需要入大殿,献良策,否则仅凭寡人一言,众文武虽然表面答应。
暗地里却并不服气,如此,先生之工作恐难展开啊。”
“陛下如此深谋远虑,臣张仪,参见陛下。”
听着刘协如此缜密的替自己安排行程,张仪动容的想要下跪。
就见刘协赶忙扶住他的双手:“不必,不必多礼先生。”
“臣张仪还有一事斗胆请陛下答应。”
“先生但说无妨。”
“臣替大汉献国策,陛下替臣客栈结账如何?”
打着酒气,张仪憨笑。
刘协强忍着笑意,脸都快憋肿了。
这次出来,虽然还是没找到李存孝,但幸好得到了张仪,总的来说,也算是收获颇丰啊。
尤其是张仪的一番话,确实触动了刘协的内心。
也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舌将。
仅凭那一张嘴,就能为大汉换来大利。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刘协就端坐在大殿之上,未等唤张仪上殿,就先跟臣子们说道:“众位爱卿,寡人昨日与白鹭郊游,幸遇跟先秦国相张仪同名之人,攀谈之际,寡人竟然发现此人竟然口舌如此伶俐。
故今日带回殿上让诸位帮着看看。
但朕丑话说到前头,张仪,那是寡人,是朕替大汉请回来的良士,那是寡人的上宾,你们质疑归质疑,切莫刁难人家,尤其是你徐达,听见了没有?”
“嘿嘿嘿,陛下哪能啊,某只管战争,这政治上面的事情,你们看着办。”
被刘协点名道姓,徐达连忙憨笑两声。
就见刘协大喊道:“传张仪上殿。”
“传张仪,上殿接诏。”
随着太监的一声吊嗓,一身布衣的张仪进殿,三跪九叩,冲刘协作揖:“臣张仪,拜见陛下。”
“咳咳,众位爱卿,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问吧。”
轻咳两声,刘协冲下面的人示意道。
但由于刚才的那针预防针,导致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竟然无人敢说话。
刘协就坐在龙椅之上,左等右等,愣是没人发问。
心中稍显不快。
刚要发作,下面的诸葛亮察言观色,顿时无奈的站到中间喃喃道:“唉,伯温兄主管军政,对邦交之事不感兴趣,看来得罪人的活还得亮来啊。”
话音落,诸葛亮作揖,张仪回礼。
就听诸葛亮发问:“亮冒昧问之,先生贸然入汉,所谓何啊?”
“回禀诸葛丞相,张仪入汉,为利,为大利,也为名。”
如实告知,张仪又听诸葛亮问:“先生既然是为名利而来,可知文人傲骨之志,怎能为一斗米折腰?”
“丞相所言不假,然张仪从小与家母在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