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调教大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局

刚刚所发生的一幕,也是给惟功上了深刻的一课。

从顾宪成开始到最后的反应,一切细节都使他明白,张居正所主持的这一切,自己所欣赏的这一切,已经注定是昙花一现,绝不可能成功。

就算张居正能在位十年,这改革也就是持续十年,如果他能在位二十年,二十年后改革也是会被终止。

从朝中的诸多大员,再到顾宪成这样还没有正式出仕的举子,毫无例外的,都是被庞大的利益链所驱使着,左右着。

顾宪成并不是不懂得张居正的改革有很多是有其道理在的,甚至在这一场辩论中有几次被反驳的哑口无言,根本答不出话来。但顾宪成也好,赵南星等人也罢,真正在心底深处完完全全没有私欲,只是和张居正在治国方略上有严重分歧的官员,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

无非是利益!

“惟功你真是白费力气啊。”

赵士桢此时走了上来,懒洋洋的道:“小顾他不是不懂江陵其实有功于国,但他身边的人,他的好友,师门,同年,乡族,亲友,全部都是反江陵的,加上江陵确实有一些事太随意任性了一些,落人口实……”

“其实无非就是不做事不错,多做事多错。”

赵士桢哈哈大笑,指着惟功道:“妙,这话说的简直是太妙了!”

惟功本人却是没有什么笑意,如果勉强说有,那也只能说是深深的疲惫之上的一层浅浅的苦笑。

国朝的传统无非就是这样,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站在一边指责的人永远都存在,指责别人的人才是最正确的。

而大明重视言官固然是限制了权臣祸国,但副作用就是实干家总是最受指责的,言官反正不用负责,风闻都能奏事,况且多做事者总会有把柄在人的手中,一上奏,洋洋数千言,又故意危言悚听,专捡符合皇帝疑心病的方面来说,掌权越重,做事越多者,自然被这样的指责方式打的千疮百孔!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言官肯定是占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至于万历之后,言官放言无忌,彻底成为党争的工具,到崇祯年间,达到顶峰,东林党的势力也到底顶峰,最终在王朝覆灭之后,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了。

至于“我大清”根本就没有言官生存的土壤,江南杀的东林党人头滚滚之后,这帮家伙又掉过头来,拼命奉迎,明朝皇帝出个皇城都是大逆不道,浪费国帑,清帝两代十二次南巡,花费在千万两之上,却是圣明之至,某个麻脸兔帝更是被吹成千古一帝,两朝之间的差距,只能叫人说,读书人在某种层面来说,真是贱骨头啊……

在赵士桢哈哈大笑的同时,惟功向王国峰使了个眼色,王国峰很伶俐的点一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会继续跟进此事。

就在此时,王乐亭已经大叫起来,他看到了在风雪中逶迤而来的车队,三百多辆大车在纯白的大地上犹如扭动的长蛇,纵然是车身和骑士们身上都落了雪,仍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车队滚滚而来,向着崇文门的方向,急速前进着。

“大人,幸不辱命。”

“见过大人!”

车队最头里的是张用成和马光远两人,然后就是几十个有候补武官身份,从舍人营和顺字行调出来的小伙子们。

隔着半个月时间,他们从京城到永平府和山海关跑了一个来回,其间马光远等人还带着一个小型车队北上一直到三屯营,原本还打算继续往喜峰口去,不过算算时间太紧张了,就是从三屯营直接又到遵化,然后在蓟州车队重新会合,经由通州,最终折返回京城。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风尘仆仆,确实,半个月时间来回一千三百余里倒不算什么,但押运着百万斤以上的粮食,送粮到库,盘点,算帐,收帐,再购买土货方物,建立顺字行的分店,和当地的商行士绅,特别是驻军和官府搞好关系……随便算算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苦差,好在眼前这些少年都是回来了,而且,肯定带回来一切顺利的好消息。

“诸君免礼。”

每个人脸上都是兴奋之色,张惟功也不例外。农夫种下的种子就是期待它生根发芽,从一年多以前他就思索,顺字行这种经营模式怎么产生变化,并且真正走出去!

以明朝的统治力来说,还远远没有到末世光景,任何人,不论有无异志,想在京城经营起一支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都是不可能的。

包括象惟功这样的大型连锁门店,几百过千的伙计,经过严格的军事化的训练,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那是皇帝和张居正的信任,还有勋贵子弟不大可能造反的加成,但时间久了,十年之后,这些少年和惟功都成年了,那时候不管如何,都会受到忌惮和防范的。

到那时不要说扩大规模了,维持现在的格局就不错了。

而惟功的理想是能掌握大权,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这样的雄心壮志,京城的这一块舞台对普通人来说足够大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严重的桎梏。

走出去,再壮大,最后再走回来。

这是好多步,要慢慢走,每一步都得走稳了。

从现在来看,第一步终于是走出去了。

“大人,”张用诚的脸晒黑了很多,但精神很好,并不显太疲惫的样子。他在京城时是惟功的幕僚和智囊一般的人物,劳心很多,这一趟远差虽然很疲惫,但反而是把他疲惫不堪的精神给养足了,现在说话时都是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