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陈观把自己关在西厢房里,奋笔疾书,除了白家大院旅游观光解说词和五龙峪景区、白家大院旅游指南外,还写了八路军独立团挺进五龙山斗争简介、爷爷陈德大和白雪绒烈士生平纪略、刀客宋老三传奇几篇介绍文章。
这些文章都是简介性的,只要文笔洗练干净、准确记述就行!
五龙峪是陈观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武功大成于斯,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比五龙峪更让陈观魂牵梦绕了!加上陈德大就是五龙山区斗争的一面旗帜和见证人,经历复杂,不但当八路军,还当过宋老三的护兵和一年的保长,对白家、对宋老三刀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陈德大被批斗期间,因为妻子被吓成了精神病,儿子陈学智性格偏弱,陈德大满腹心事无处诉说,唯一的孙子陈观就成了他回忆过去的倾诉对象。可以说,现在的五龙山区,没有人比陈观更了解那段历史!包括陈德大的情爱经历,陈学智都未必有陈观清楚。这也是陈观在白雪绒相片前鞠躬喊奶奶的原因。
有了这个基础,陈观写起来速度极快,笔端凝聚深情,简直是妙笔生花!几篇简短的介绍文章出来,陈德大、白雪绒、宋老三、白德礼一下就活过来了!形象鲜明生动,犹如站在游客的面前!
吃晚饭的时候,白爱月来给陈观送饭了!
陈学智和郑玉莲都在白家大院招呼工匠干活,晚饭也就在白家大院吃,只剩陈观一个人在家里写作。
白爱月中午吃饭时隐隐约约意识到了陈观和姐姐白爱晓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心里有点拈酸。这个时候就长了个心眼,一见郑玉莲象是准备拿碗给陈观送饭,抢先一步,去舀饭拿馍,弄个饭盒盛了,说是玉莲婶身体不好就别跑了,自己提着饭盒给陈观送来了。
陈家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陈观住的西厢房里亮着灯。
陈观家经济条件差,到现在住的还是土坯墙的瓦房,窗户也还是老式的木窗户,上面糊着白纸。
陈观正在奋笔疾书呢,头像在灯光照耀下投射到了窗户纸上,白爱晓一进院子就看的清清楚楚。
白爱晓忽然就想,这辈子要是陈观写作的时候自己给他泡壶茶在一边做家务,那该多幸福?
这念头实际上只是一刹那的事情,白爱月知道自己不能有这奢望,她已经订婚,徐忠厚不会同意她退婚的!陈观呢,八成也有自己的心上人,县城那个叫田秀的女警察之所以扑心扑肝儿地帮他们筹建五龙峪教育基地,很可能她就是陈观的对象。
明白归明白,白爱月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一步步走向陈观的门口,推开门,叫都没叫一声,抬脚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陈观正在奋笔疾书呢,看见白爱月进来,就说了声“爱月,你先坐,我写完这篇咱再说话!”
白爱月“嗯”了一声,放下饭盒,去陈观家的厨房拿了碗筷,把饭盒里的饭倒出来,放到桌上,这才找了个凳子坐下来,拿起陈观写好的稿子看了起来。
白爱晓操心的是解说词和旅游指南,见陈观已经写好了,放心了,匆匆浏览了一下其它稿子,就聚精会神的看开了旅游指南和解说词。
看着看着,白爱晓忍不住读了起来:“这里山峪悠长,河流婉转,看不完的峰峦叠翠,赏不完的奇花异木,认不全的名草名药,听不尽的百鸟鸣唱。美丽的五龙峪,宛如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子一般,轻纱敷面、半遮半掩、引人遐思、激人探险,无一处不诱人,无一处不醉人!”
白爱晓高中毕业,又正值妙龄,嗓音甜美,她这一读,还真的如黄鹂鸣啭一般,清脆悦耳!
陈观写完了,放下了笔,呵呵一笑,说到:“爱月妹子,时间太仓促了,我写的不好,你别见笑!”
白爱月放下了稿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陈观,没有说话。
陈观最怕的就是和白爱月单独相处,他知道这姑娘对自己有好感,那火辣辣的情话一直藏在他脑海里呢!
陈观忙说:“爱月,你继续看,我先吃饭!”
白爱月这才说到:“陈观哥,你当警察屈才呢!写这么好的文章,还得去抓人罚款,不相配么!”
陈观笑着说:“妹子,世界上不相配的事情多了,那不都还得凑合着过么?哥得挣工资养活自己,不当警察不行么!”
这话说错了,白爱月马上就联想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再看看眼前的陈观,心里一下就冷了,重新拿起了解说词稿子,就着灯光,抿着嘴,一声不吭,继续看开了。
晚饭是汤面条、馍。
明水是标准的农业县,老百姓都是靠一把麦子吃饭,饮食上也就面食为主。象五龙峪这地方,早上喝汤一般都是酸辣开水泡馍,稍微殷实一点的人家可能会冲鸡蛋茶或者是zuò_jī蛋面筋汤;饭时饭一般都是玉米椮熬汤,有红薯的往里煮块红薯,喝汤吃馍就咸菜。没馍或者为了省馍,就在玉米椮汤里下宽面片,吃甜饭就咸菜。午饭基本上都是咸面条就馍,农忙的时候一般吃捞面条。晚饭有的吃馍菜汤,但大部分人家都是汤面条就馍。白家大院现在正在整修,上工的人多,汤面条省事儿,晚饭也就只能是汤面条就馍了。
陈观三下五除二吃完了饭,把碗筷和饭盒拿到厨房洗干净,提着空饭盒回到了西厢房。
白爱月还在看,好像看得很认真,似乎是要背下来一样。
白爱月不说话,陈观也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