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辽兵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优势。耶律休哥决定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宋军来一场最终的对决。
燕云之地已得其半。这对进展顺利的宋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前方形势一片大好,也让好大喜功的宋太宗赵光义犯了乐观主义错误,认为此时应当按照原来的部署,牵制住辽兵主力。所以接到曹彬递交的催粮战报后,他一方面下令筹备粮草,另一方面对退守雄州的曹彬所部,发出了这样的一道指令:如今辽军主力就在眼前,怎能为了粮草而选择后退,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岂有敌人在前,反退军以援刍栗,失策之甚也!)
按照宋太宗的部署,曹彬的主力军就应该是牵制辽兵的,等到潘美成功拿下各州郡城池后,与田重进,曹彬一同汇合,最后向幽州发动总攻。(俟美等尽略山后地,会重进之师而东,合势以取幽州。)
部署安排的很是不错,但是从战术效果上来看,却差的十万八千里。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地方,任何错误的决定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怎么会靠阵图或遥控指挥就能领导全局?这显然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曹彬挨了批评,众将脸上也都无光,只能按照皇帝的意思,出雄州,进军涿州。
这是一个极其致命的决策。
可以说,从宋军踏出雄州的那一刻,一张编织着死亡的大网已经形成。
辽兵看准了宋军粮草不济,后勤保障不足,在这上面处处做文章,以至于让曹彬在接下来的大小战斗中受到不少的掣肘。没办法,曹彬也只能撑起精神硬抗。可无奈,太宗催促的太急,曹彬只能选择速战速决这一条路。
五月,宋辽决战开始!
五月初三,岐沟关传来宋军惨败的消息。辽军边杀边追,一直杀到拒马河,追杀二十里,杀死宋军万余人,溺死者不可胜数。要不是曹彬、李继隆、米信等将领死战,连残兵都逃不掉。(辽史记载:为辽师冲击死者数万人,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
由此可见,宋军在岐沟关的惨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