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国家建立之初,杀功臣好像成了一种潜规则。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推翻暴秦的刘邦,再到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几乎每一个帝国都是踩着功臣的尸骨堆来巩固新生政权的。
由于政权的来路不正,赵匡胤利用一切可以怀柔的力量,以维持新生政权的稳定。但是赵匡胤的怀柔政策不可能在全国每一个角落推广都畅通无阻。就在赵匡胤登基三个月后,一个手握重权的地方节度使举起了反宋的大旗,这是赵匡胤坐上皇位后的第一次挑战。
这个跳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昭义军节度使(今山西)李筠,而他所管辖的地方便是潞州。
李筠之所以敢和宋朝如此叫板,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他还是有点本事的。李筠并不是傻瓜,他清楚的知道一旦反叛,就意味着和宋朝彻底撕破脸皮了,到时候可不是过家家那般简单,而是要动真格了。
但是李筠并不惧怕。
按照惯例,咱们先来介绍下此人。李筠,原名李荣,为避周世宗柴荣的名讳,改名筠。此人自幼善骑射,能开一百斤的弓,连发连中。据说和郭威是一辈的人,而李筠则是郭威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
不仅如此,当年郭威带着军队杀回开封,夺去汉隐帝帝位的时候,李筠是第一个带人杀进皇宫的。事后郭威成功登上皇位后,不仅封他为开国功勋,更是赐他昭义节度使之职(绝对的实权)。
可以说,当赵匡胤还在军队跑腿的时候,李筠已经是手握重兵的司令了。
综上来看,李筠除了对后周的忠心外,也不排除他心里有些不平衡。
当赵匡胤成功登基后,派使者去潞州向李筠表示慰问时,李筠非常大度的宴请了使者,并与使者把酒言欢,场面一派和谐景象。但这种场景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估计李筠当时喝的有点高,正喝着酒,李筠突然找人把周太祖(柴荣)的画像拿到酒桌上,对着画像是又哭又拜。
不管是耍酒疯也好,酒后吐真言也罢,总之让使者增加了提防,认定此人绝对是个不安定因素。
要知道,能被派做使者的绝对是皇帝的亲信。既然是亲信,自然是会将这事如实上报给朝廷的。
这件事说大也不大,但在当时没有电视、微博、朋友圈的时代,这则消息的传播速度那是相当快的。率先得到消息的就是赵匡胤。赵匡胤早就知道李筠这个刺头会闹事,但赵匡胤并没有动,因为他现在要做的是等待。把枪磨快,把刀擦亮,等待第一个冒头的敌人。
同时得到消息的还有另外一人——北汉的皇帝刘钧。
北汉与大宋(后周)长期对峙,可谓是老冤家了。北汉现任皇帝刘钧消息灵通,听说这事后非常的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天赐的绝佳良机。
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一原则,北汉立即派遣中书侍郎卫融与李筠进行地下接触。在信中北汉皇帝用词那是相当客气,对李筠是又捧又夸。
这种拍马屁的功夫确实高超,再加上卫融舌灿莲花,巧意迎合,李筠被捧的头晕脑胀,一时激动,竟答应了北汉的请求。当然,你可不要以为李筠是个白痴。在没有利益可取的情况下,马屁拍的再好也是白搭。真正让李筠心动的是北汉皇帝的承诺——灭宋后平分天下。
于是乎李筠和北汉成为了秘密战线上的战友。按理说既然是秘密,就应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李筠偏偏是一朵奇葩,又做了件让人看不清又摸不透的事——他把北汉皇帝给他的密信寄给了赵匡胤。
可以说老李同志的心思是真的扑朔迷离,谁也不知道他这是要干什么。
示好?示威?
我们对他的意图实在是无法判断。
赵匡胤终于下定决心要除掉这颗眼里的钉子。
李筠可能很早就进入了赵匡胤重点防范的视野,而从李筠将北汉皇帝交给他的密信转交给赵匡胤这件事来看,李筠有一副自恃骁勇,嚣张跋扈的作风,他根本就没有把赵匡胤放在眼中。
那么赵匡胤是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呢?
赵匡胤很是老练,并没有下诏责备他,反而将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升任了皇城使一职。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留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极其精辟:治国就像是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掌握火候才能把事情办好。
同理,李筠想要造反已经有了苗头,赵匡胤是心知肚明。所以安排李守节来京城任职,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为深远的考虑。
这可是一招妙棋,其中的关键在于准确掂量对方的实力。你李筠不是要造反么,那好,你可以派你的儿子来我这里看看,再掂量掂量你有没有这个实力。
李筠本也有窥伺宋朝形势的打算。收到诏书后,他马上命令自己的儿子李守节去京城探探虚实。
几日后,李守节起行,顶着皇城使的头衔大摇大摆来到了京城汴梁。在这里李守节重点勘察了军队的部署和京城的防御(赵匡胤刻意安排)。李守节是越看心越凉,越看心里越没有底,最后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京城固若金汤,造反不合时宜。
好了,该看的也看了,你可以回去复命了。
临走的时候,李守节按照规矩去觐见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按理说这只是个礼节性的拜见,大可走个过场,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赵匡胤见到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