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都市现代>亲子鉴定颠覆三观的那些事儿>第二百一十一章(泰)鬼出没!(5)

通差赶到“猛鬼村”,向高僧告知了亲子鉴定的结果。

高僧这次没有再犹豫,告诉了通差他所猜测的真相。

高僧不愧为高僧,远在数百里之外只听通差言语说明后做出的猜测,在事后证明非常接近于真相!

高僧告诉通差,这次他遇到的事情大条了,他请的法师道行并不高深,做出的判断是错误的。

通差家里确实被别人下了邪术,但这个邪术并不是“飞头降”,而是“鬼降”!

在马来西亚地区,有的降头师专门“养鬼”,就是所谓的“鬼降”。养的小鬼可以帮降头师做事,施法时当助手,而且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若有他人欲袭击或陷害,又可以通风报信。有的降头师还将自己养的鬼让渡给普通人,若是经商懂得,则生意兴隆,事业一帆风顺,这都靠小鬼帮忙。

欲施法养鬼,首先要找到已夭折尚未破身的小孩,取得其生辰八字,在葬礼结束后,趁着黑夜之际。偷偷来到坟墓前烧香祭拜,同时使用法术勾魂,并在坟墓前种植一段尚能生长的的藤菜,一段日子过后,此时的魂魄寄附在藤菜上,降头师念咒焚符,取下一截藤菜后,便快速地回到家中,将取下的藤菜用刀刻成四五厘米高的小木偶,给予五官及衣物,着上墨及朱砂的同时,要不停的念咒,完成的木偶,藏在装有油脂的袖珍瓶子里,这种油脂是以巫术秘练而成的,呈黄金色,一般所见到的养鬼的的玻璃瓶中所浸泡的小木偶人,一定有两个,这两个一黑一白的小木偶为一男一女,据说,勾取魂魄务必要男女两个魂魄才行,如只藏一个在瓶中,则会孤阳不长,独阴不生,太过孤独寂寞而萌生逃离之念。

“降头养鬼”的另一种做法是,降头师先找一段木头,施法将木头雕成一口小棺材,再去寻找一个童男或者童女(邪恶的养鬼师以婴儿或者胎死腹中者为上品)的坟墓,将其棺材挖出,将尸体或者死者的头颅取走,再将一种秘练的的黄色巫术蜡烛点燃,靠近尸体的下巴烧,热量使脂肪化成尸油滴下,降头师立刻将预先备好的棺木拿出让尸油储存其中,念咒加持,在暗中带回去,施法四十九天后,这个魂魄就听人使唤,服从行事。

要唤出小鬼前,先要念咒,然后告知他们要办的事项,小鬼即以最快的速度马上去办好,不过,欲行养鬼的法师,本身也要有高强的法力,否则不但无法制服鬼,到头反而受害于鬼。

“鬼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属于好事,因为大部分的生意人都会花钱养福鬼,保证他的生意兴隆,可以说东南亚的商人,都听说过这样“养小鬼”的方式,很多生意不好的商人,都会有“养小鬼”的想法,但真正这样尝试的,毕竟还是少数。

通差作为一个商人,自然知道“鬼降”一事,于是他向高僧提出疑问:

“鬼降”对于经商的他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他有一个经商的朋友,在生意不好的时候,甚至都花大钱去请过“小鬼”,怎么到了他这里“鬼降”变成了一个不好的事情?

高僧说通差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多数人知道的“鬼降”都是好的,但是“鬼降”中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对尸体进行画符等方法进行束缚,让尸体听从自己的命令。不过据说对被施法的尸体来说,他们是很痛苦的,灵魂是充满了憎恨之情,如果施法者的道行不够的话,不但无法成功控制小鬼,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憎恨,被反过来消灭,小鬼就成为了真正的祸害。

也就是说,这样的小鬼养在通差家里,如果没有一个道行高深之人去控制的话,必定会成为通差家的祸害!

当然实际上祸害的情况并不多,因为这样的“鬼降”有一个特点,家中如果没有会养小鬼的降头师,那么小鬼就会逃脱控制,跑出这户人家,最多让居住者受点惊吓,并不会对这户人家造成实质的祸害。

通差听到这里追问道:“我家里一共六口人,没有一个人懂得养小鬼,那么即使真的有这种小鬼在我家,不是也会离开吗?”

闭目讲述的高僧抬起眼帘看了看通差一眼,没有解释,只是诵了一句经文,让通差瞬间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通差突然想起高僧让他确定两个孩子是不是亲生,高僧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这一点,而且还急着让他去确定,这件事一定和“养小鬼”有密切的关系!

难道……?

通差回想起很久之前发生的一件事,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极为恐怖的想法,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泰国人生小孩很多都是在家里,并不去医院,有着很多专业的阿婆靠接生小孩为生(类似于国内的稳婆)。

在妻子生第二个小孩的时候,孩子刚刚出生,给孩子接生的一个阿婆说孩子出生的时辰不好,而且面带凶相,不适合和家人见面,需要先请一个法师祈福,法师上门来之后,和出生不久的孩子单独相处过半天,难道就在那半天时间内替换了孩子?难道自己的孩子,刚刚出生就被杀,最终养成了小鬼?

高僧看到通差惊恐万状的脸,叹了一口气,继续闭上眼睛,其后的讲述证实了通差内心最恐惧的猜测。

原来这种鬼降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如果这个小鬼是这户人家血亲中未成人的小孩身体养成的,那么即使无人控制,小鬼也会呆在这户人家不走,而且因为对家人的怨念,会对主家造成更大的祸害!

所以,当通差告诉高僧自己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一章(泰)鬼出没!(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