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特意约见文联主席庄智,谈起自己的红学体会,令庄智大喜
过望,亲自筹备红学研讨会,并请书记作演讲。
唐秀芳和张兴双双都是红学迷。她来看望张兴的第二天晚上,便同张兴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读书体会。唐秀芳说她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价文字超过了对红楼梦本身。张兴听了好奇,惊问缘由。唐秀芳故意叹道,我喜爱的是脂砚斋这个人啊。张兴更加惊奇了,问道,脂砚斋的身份都成了一大疑问,是男是女都难以断定,你怎么会喜欢上这样一个人物?
唐秀芳道,我从脂砚斋写下的文字中看出她是一位女子。在有关脂砚斋人物身份的许多个研究版本中,我很倾向周老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脂砚斋是女性,而且断定就是书中的湘云。周老先生认定是女性的理由,特别举出脂砚斋的一段评语作为例证,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这样的文字很显然是出自女子。
唐秀芳接着又道,我从评语中发现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你听听,竟然有这样一句评语: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脂砚斋自称曹雪芹把她比作书中的宝钗黛玉一般,更明显是女子口吻。
唐秀芳又遗憾道,脂砚斋竟然没有给自己的真实身份留下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踪迹。说完这句话,又问张兴,你知道为什么吗?
张兴道,我也感到奇怪,脂砚斋写了那么多评语。何必把自己的身份信息隐藏得那么干净,何况最初的版本还是冠以脂砚斋重评红楼梦行世呢。
唐秀芳道,我猜测脂砚斋,担心一旦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会压过曹雪芹的风头。
张兴道,我虽然没有这样猜测过,也觉得评语的文学水平丝毫不亚于红楼梦正文。
唐秀芳又道,我最喜欢红楼梦里对人物的描写,写黛玉少年丧母,身世令人同情,冰清玉洁。最为突出的是她的诗兴才华,成就了象葬花吟那样的千古绝唱。湘云呢,性格开朗,豪爽,喝酒也能尽兴喝的大醉不醒,又很识人,大大咧咧的,心机不深。宝钗则心机深,工于心计。能装事,很会做人,却偏偏碰上不喜欢她这样类型女子的宝玉。黛玉猜疑心又太强,动不动使小性子。耍脾气,生闷气,靠宝玉哄着过日子,宝玉成了惟一寄托。爱情至上。写宝玉对黛玉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有可怜可惜可爱之处,这样的笔法在古今中外的许多很难看到。我把这种写法叫分拆法,相对的写法叫捏合法,也就是把在许多人身上存在的秉性放到同一个人身上来描写,以展示人格的复杂性。
另外,唐秀芳故作停顿了一下,我读了金瓶梅,感觉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师承色彩太浓厚了,甚至人物语言都有直接借用过来的,潘金莲用过的烧糊了的卷子,在凤姐口中也出现了。
张兴笑道,你读的可真够细的啊,连这样冷僻的口语都注意到了。还发现了什么?
唐秀芳道,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突然感觉,里面有红楼梦的影子,王璐瑶的长恨歌与倾城之恋也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倾城之恋,能看到大户人家里面的内部绞杀,当妹妹的流苏离婚回到娘家,越是没出路越是遭到挤兑,不堪忍受挤兑口角嫂竟然合谋出卖妹妹缓解家庭财务压力,房间紧张,安排妹妹去住下人都不住的房间,后来竟然发展到饭都不给吃要求付饭钱。流苏要去找工作,母亲却宁可让她守活寡也不让女儿成为交际花;女儿想出家,母亲当成要上吊。流苏因改嫁处的那个对象,是典型的小市民,视钱财如命,两个人在一起交谈时,居然会想起账目,记家庭花销,自己的花销要记到分厘,寄封信4分钱也会想起来,抠门的要死。男友有这样的习性,流苏自然瞧不起,转念小气也少了许多纨绔子弟才有的坏毛病。金瓶梅红楼梦与倾城之恋,都是描写女性命运,前者把女性当做低下玩物来描写,命运悲惨,在张爱玲笔下的流苏,遇事自己拿主意,抓住机会表现自我,开明时代,得到男人宽容理解,有好归宿。
唐秀芳又意犹未尽地评论道,象黛玉那样,在现实里吃不开,做宝钗,又活得太累,我觉得做探春这样的人最好,要美貌有美貌,要能力有能力,有见识,有胆识,精明又有个性,而且在那次搜检时尊严遭到冒犯时敢于无视对方身份地扇了对方一个耳光,好痛快。演员演的也好,就是腰有点粗,不过演员选的真的太好了。
张兴笑道,你看得真细,腰围都注意到了,不过我觉得她的气质可以掩盖这点不足了。
唐秀芳又道,我本来也挺看好探春的,看了第五十五回就觉得不痛快,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赵姨娘再不好,总是她亲生的妈,她为了巴结王夫人,做个体体面面的正牌小姐,恨不得世上没有赵姨娘这个人。就算当妈的是鱼眼睛,眼睛只盯住一点眼前蝇头小利,女儿看不下去,从旁劝说才是道理,哪有离开三丈远,装做不认得的。当然了,贾家规矩大,姨娘是下人,小姐是主子,身份不同,看不上亲生的娘,嫌她给自己丢脸,都是说得过去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