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帝国的脊梁>第47章 家事

天气炽热,房间里犹如蒸笼一般。王斌的单衣已经湿了好几次。这个时代,又没有空调,王斌也不能搞特殊化,自己放冰块降温,只好和其他士兵军官们一起,同甘共苦,共“享”酷热。

“大人,周王派了使者前来,正在大营里等候,说是有重要的军情。”警戒的士兵大汗淋漓,进来禀告道。

大堂的侧位上坐着一人,三十多岁,一袭青衣,头戴方巾,一副儒者打扮,身后各站两名铠甲勇士,顾盼自雄,不怒自威。

看到王斌进来,董平上前道“大人,这位是骠骑将军的使者。尊使,这位便是川南永宁道副将王斌王将军。”

使者站起身来,对王斌行了一礼“原来足下就是王副将,失敬,失敬。”

王斌回了礼,这才知道眼前的是吴三桂手下骠骑将军王屏藩的使者,只是不知道找自己所为何事。

王斌施礼道“原来是骠骑将军的尊使。恕在下失礼,不知尊使前来,可有要事?”

使者神色一变,森然道“王大人快人快语,在下也不兜圈子,不知王大人可否收到叛将郑蛟麟的来信”

原来这使者是为了郑蛟麟的事情而来,王斌点头道“在下确实收到过郑军门的来信,不知阁下有什么问题”

使者变色道“既然王大人收到了郑蛟麟的书信,可否让在下知道书信里都说了什么”

王斌神色自若,淡然道“郑军门劝在下投靠满清,反戈一击,直取汉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事情。”

使者勃然变色,拍案而起,对王斌怒喝道“烦请王大人跟在下去面见骠骑将军,当面说个清楚。”

两个铁甲卫士上前,便欲捉拿王斌。

王斌蔚然端坐,不动声色。张直、董平和几个家丁上前一步,“噌”地一声拔出腰间钢刀,怒视着想要上前的甲士。

使者摇头道“图穷匕见,看来王大人这是要违反军令了,不知是不是要拿在下的人头去给满清鞑子做见面礼。”

王斌缓缓站了起来,沉声道“尊使,你的人头抵得上吴应熊的人头吗如果在下要投靠满清,又何必千辛万苦的把吴应熊从京城救出来所谓汉贼不两立,满清杀我同袍,毁我文明,奴我百姓,禁锢人心,在下誓死也要与之周旋到底,何来投靠一说”

王斌摆摆手,董平等人收刀退下,他继续道“尊使请转告王将军,我等应该同心协力,而非互相猜忌,如若这样,满清鞑子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最后受损的还是王爷的抗清大业。”

使者喝退甲士,上前正色道“在下适才只是试探一下大人,还请大人莫要生气,国事为重”

王斌也抱拳道“尊使可否告知汉中前线战事如何”

二人坐下,使者便谈起了汉中前方的战事。

原来满清西安将军瓦尔喀同郑蛟麟在汉中险地阳平关对峙阳。阳平关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以“天下名关”著称,历来是通巴蜀去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郑蛟麟手下上万余众,设伏守险,却被瓦尔喀一日而下,吴兵被斩首三千余,郑蛟麟随即投降,清兵重新占领了阳平关及周围三寨。

使者叹道“前方战事不利,满清将军赫业已拔七盘关,五月初进至朝天关,我总兵石存礼率众一万七千余人,掘濠立栅,却一战即溃,被斩首七千,清兵遂拔其关。我军可谓死伤惨重,完全处于了守势。”

“现在满清经略大员莫洛已经抵达陕西,清军大兵驻守广元,准备随时进川,大战一触即发,骠骑将军也是夙夜忧愁,不敢懈怠啊!”

陕西向南翻越秦岭有四条道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全部汇集于汉中。而四川向北翻越米仓山、大巴山有三条道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也全部汇集于汉中,——换言之,汉中控制了陕西到四川之间的交通。

从防守的角度而言,四川要防御,必须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弹性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汉中。占据了汉中,则与关中共秦岭之险,以难以逾越的秦岭作为第一道防线,以大巴山、米仓山作为第二道防线,剑门关则是最后的大门。四川一旦失去汉中,则敌人将直接进逼剑门关,蜀中政权再无丝毫后路可退。

从进攻的角度看,汉中是走出四川的前进基地,占据了汉中,则北可攻陕西关中,西可入甘凉陇右,发展空间陡然增大。

倘若失去汉中,则蜀中政权只能局促于盆地之中,如明末清初得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说:“四川非坐守之地也,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吴三桂也是沙场宿将,怎能忽视汉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吴三桂部和清兵争夺的重点就在汉中。

听使者提到,王斌不由得心里一动,历史上就是杀了满清经略大使莫洛而反清的。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是陕甘却乱成了一锅粥,差一点就成了满清的入口毒药。

王斌对使者道“请尊使转告骠骑将军,不必过分担心。以在下看来,清军内部满汉不和,近期必有巨变,请将军稍安勿躁,静观其变就是。”

使者不禁有些好奇,问王斌是不是知道有什么事情发生,王斌只是推说清军人心惶惶,难免内讧,使者半信半疑。

使者摆摆手道“副将大人,其它事情随后再说。现在,在下有要事与你相商。”

王斌见使者说的庄重,也正色道“不知有何重要军情,竟然如此紧急”

使者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夔州和重庆府的绿营


状态提示:第47章 家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