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心愿达成,黛玉在心里小小高兴了一番,至于吃苦二字,有前世经历在前,就算她真的吃不了苦,为了不再被所谓的不足之症和假药所糊弄,任何吃不了的苦也要克服过去!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留待以后来验证。

现在黛玉心里想着刚才姜月生提及的“人情”二字,前世的她是从未在人情上下过太多功夫,倒是那位宝姐姐颇通人情,只是黛玉现在也学会了变通,既已尝试去学医,在此之前,尝试做足人情功夫倒也不失为一个小挑战?

要知道她在前世之所以在贾府悲的时候居多,除了本身性格外,很大原因便是因为不通人情世故,比不上宝钗会做人,而且寄人篱下,并无依靠。现在父亲来了,理应把这一块给补上,而且无论再住多久,在一个偌大的府里,会做人也算是必修功课。她不信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做,会比其他人差!

黛玉便问林如海,“如若父亲这里没有茶叶,我那里倒有一些好的。”

林如海笑道,“怎么会连一两包茶叶也拿不出来,你以为你父亲来京城只是空手而来,不只是茶叶,像是京城老爷都喜欢的珠宝、玉器、黄金等,小姑娘喜欢的香袋、扇坠、胭脂等物,我女儿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小姑娘,见我家女儿怎么能不准备些家乡礼物呢?”

黛玉回道,“我知道这些东西必定是父亲在离开扬州之前想我必会思念故乡才准备的,可是短时间内又回不去,虽然我们在扬州待的时间也不短,可是我们原籍是姑苏。于是父亲是不是为了缓解我的思乡之情,便有意绕道姑苏,分别从扬州和姑苏买了很多你刚才提过的香袋、扇坠、胭脂,还有笔、墨、纸、砚等物,两地的特产很多?其实想来我也用到这么多,不如等紫鹃雪雁回来后大家按照府里姑娘们的喜好分一分,做个顺水人情。至于我呢,就先去把我喜欢的给挑出来,如何呀,这样就不会辜负父亲一路为了买这些东西的舟车劳顿了吧?”一幅小女儿柔情地说完_

林如海只是笑,他这个女儿呀,果真还是最像她母亲……斯人虽已逝,从黛玉身上倒是还能依稀看到从前贾敏的音容笑貌,现在既已来了京城,女儿这份美好不再是远在天边之物,他在心里笃定,必定要好好守护。

黛玉来客栈的第二夜,夜还不深,桌子上药汤的碗还冒着些许热气。虽然林如海已经做好了药很苦的准备,可是药的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喝完后硬是吃了好几块蜜饯。不过苦涩味依旧残留在口腔,这和他现在的心情也算是类似。

接到被调职旨意后林如海确实高兴了一番,一来去了京城距离黛玉确实近了,而且还能把黛玉从贾府接出来父女团聚。这是林如海接到调职旨意时最先想到的事,可是事情却没有林如海想的这么简单。原本他在扬州做寻盐御史便是一个肥差,前来巴结奉承的人络绎不绝。可是相比于调职来京城后的情况,果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先不说远的、近的、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来巴结,当初护送黛玉来京城的贾雨村便是其中一个。林如海近些时候听闻过贾雨村很多消息,知道现今的贾雨村早已不是当初扬州时那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现在的林如海自然有意疏远贾雨村,而且贾雨村毕竟来京城不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对于他,林如海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疏远。可是对于贾府,尤其是代表贾府的贾政,却不能只是简单的疏远或拒绝。

虽然和贾府是姻亲,可是说实话自从贾敏嫁给林如海后,除了过年过节礼节性的互送礼品外,其他已经没了太多交集。这种有意的疏远是从贾敏开始的,贾敏在未出嫁前便和贾政的妻子王夫人不对付,出嫁后自然也不想继续和掌管贾府的王夫人有太多牵扯,不过和贾母倒是一直没有断联系,所以在贾敏去世后贾母让贾琏接黛玉去贾府时林如海并未拒绝。

那时候林如海感觉相比于忙于事务没有时间照顾女儿的自己来说还是外祖母的关爱更有益于女儿的成长。可是现在来了京城才知道原来黛玉的生活并不好过,尤其是看到原本瘦弱的女儿越发瘦弱低沉时,林如海越发觉得身为父亲其实他一点都不合格,所以林如海决定等自己病愈后接黛玉回来。

记得从前妻子贾敏曾用一句话概括过贾府的现状——安享富贵者数不胜数,运筹谋划并无一人。这样的贾府衰败是必然,但是短时间内并不会衰败。衰败是事情发展过程的自然规律,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族都不可能永远昌盛,这个道理林如海还是懂得的。他决定和贾府彻底疏远是因为别的原因。在入京城之后接待他的人好心送来一张“护官符”,其中便有贾府。那送官符的人虽知道林如海和贾府是姻亲,还是好心提醒说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林如海轻笑,先不论他做官的原则是什么,反正和这贾府绝对不是一条路。因为这“护官符”,他终于也能理解为何贾雨村会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可是能理解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却又是另一回事。

先不论和贾府的疏远,其实自从贾敏去世后这段所谓的姻亲已然名存实亡。不过就是现在黛玉还住在贾府,自有一段暂时还剪不断的关系。这还好说,人接回来后便无事了。现在紧急的是另一件事,自从听闻林如海要调职来京城后,贾政便着人看好了府邸,距离贾府不远,院


状态提示:5.黛玉也有小女儿柔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