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庚与威尔逊谈完之后大局已定,法国人英国人都没什么好谈的,无非是东北自治政府在现在的控制区停下脚步,并给高尔察克物资上支援,承诺优惠的关税政策。日本人此时的野心还不那么大,北库页岛和整个千岛群岛就满足了,旅顺租界也可以还给中国,但必须中国人拿三千万两白银赎回。李长庚也捏鼻子认了,但要分十五年还清。
日本人把这个时间压缩到五年,李长庚想了想,便同意了,这时候东北还虚要日本人的投资,加上有了海参崴以后,旅顺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李长庚原以为日本会要更多的远东土地呢,结果这时候日本资本正属于上升期,对领土的野心还真不强烈,连堪察加半岛都没要。日本现在最想要中国的东西不是土地而是市场,或者说是经济殖民中国。
这从一战以后一直到国民党上台前,日本对中国的政策一直是以经济侵略为主,大量向中国军阀贷款白银和倾销商品,甚至在华盛顿会议后,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也还给了中国。直到蒋光头上台后国民政府发行法币,转身投向英美的怀抱,使得白银价格爆跌,狠狠坑了日本人一把,给中国贷款的白银连一半的成本都收不回来,才彻底把日本人整毛了。要不蒋光头,一打不过日本怎么就指望英法盟友呢。
在说远东和西伯利亚,看着地盘挺大的,实际上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不多,农业就不说了,能长点白菜土豆萝卜就不错了,冬天零下四五十度,也就能采点矿伐点木头,可人烟稀少,加上道路不便,看着挺大一块肉,实际里面都是硬骨头。
在得到日本人对远东领土没有野心的承诺后,黑龙江江防舰队和奉军营口舰队汇合,又租了日本两艘运兵船和两艘补给船,带上三个团的兵力就这么七拼八凑地上路了,在整个东北联军高层脑子里对到手这么巨大的领土根本没有概念。甚至是李长庚本人,对中西伯利亚以东的土地也没个真实的概念。
谁知英法美日这几国列强在看到白卫军战败的消息后,痛快地认可了东北自治区对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的主权。只要中国人能档住越打越猛的苏联红军。唯一作出反对的,还是高尔察克在法国代表,但对高尔察克已经不抱希望的英法,根本无视他了。
协约国现在要亲自组建联军去打红军,但为了更好的集中力量,英法意三国在欧洲出兵,美中日三国在亚洲出兵,日本出兵两个常备师团6万人,美国出两个海军个陆战旅一万三千多人,中国将出兵二十个师四十八万人。
美中日成立了一个亚洲联合指挥部,但没有设司令部简单来说就是各干各的,这些地盘都是中国人的了,美国犯不上拼命,日本人打得就是烧杀抢略的主意,最主要的心思就是报复一下,当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没有给日本赔款的仇。中国人也愿意让日本出力,帮着做些想做又不好做的事情。
这时候确碰上一个另人头痛的事情,连海军都算不上的东北联军舰队在没有水文资料的情况下,就这么两眼一摸黑地向北冰洋驶去接收地盘。到堪察加半岛就没法走了,十几米高的巨浪,吓呆东北舰队这群毛还没退净的小鸭子,这些半路子舰队没沉船就万兴了,那还敢在往前走。三个团的士兵全部晕船,百分之百失去战斗力,在堪察加半岛的洛帕卡登路修整了一个多月,才免强恢愎过来。
最后在国际联军亚洲指挥部的协调下,东北舰队在美日舰队的护送下,才通过白令海峡转到北冰洋的亚马尔半岛。本来一件无比辉煌的功劳,却成了东北海军最丢人的事情!中途三个团的部队也分散接管了沿途的一些城镇。
大事已定的李长庚在法国就只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拆迁鲁尔。这件事法国人从上到下都是愿意的,即能还债不说,还能收中国人一大笔钱,又削弱德国人的工业实力。可英、美、日又不干了,你把德国整得弱不经风的,法国不成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坚决不行。
美、日不同意和政治军事都没多大关系,问题是德国这些工厂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以后他们还怎么做中国人生意。德国人更不干了,政治上没什么说话的份量,只好一场又一场的举行罢工。当然这些工人早已经被法国人关停了工厂,算不上真正的罢工,只能算是游行一下。
好在法国佬性格比较独特,你们说是错的,那就一定是对的,所以法国人谁都没理,用机枪和刺刀逼着德国人自己拆工厂。在加上李长庚这段时间在法国民间声望很好,法国人民也很乐意慷他人之概。
李长庚很懂得投桃报李这句话,立刻向法国政府订购了五十列火车和两个造船平台以及若干台船用燃汽轮机的合同。随着法国人跟李长庚做生意的热情越来越高,英国人也反过味来,大战过后,虚弱的国民经济,最需要的就是民用制造业订单,这种经济拉动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德国人的东西自己犯得着叫劲吗,死道友不死贫道。在说德国人以后在建造工厂的话,不还得向咱们英国人买设备和贷款吗,他们难道还能向法国人买?
想通了前后的英国人立刻来了个大变脸,由政府派企业来游说李长庚采购。这时李长庚正闹心东北舰队那几条破船的事呢,英国人这时找上门来正合心意,订造军舰现在不是明智的做法,但可以租吗?一战英国闲下来那么多军舰,养着也挺贵的,不养就得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