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青春校园>玉眼珠>5.番外 --美玉有瑕

镜子里,一张整齐端庄的鹅蛋脸,镜子外,一声悠悠的叹息,老伙计,咱们有缘啊。

这个被玉石圈里同行顶礼膜拜的玉奶奶,看起来还不像个真正的老奶奶,尽管发丝里已经掺了几缕霜色,她的皮肤依然紧致,腰背也挺得直直的,看上去不过四十几岁,如果不是她坚持穿对襟排扣,头发中分梳成一个圆髻别在脑后,打扮的像个旧社会大家族的老太太一般,也许还能年轻许多。

她的一只眼睛早年就没有了,鲜有人知道原委,只有那几个颇受她喜爱的晚辈拜访时,有幸见过她年轻时的光影留念,发黄的相片上,背景都迷糊了,可那上面的少女却依旧鲜活,跳脱,洋溢着呼之欲出的生命力。照片角度不同,有晚辈说像林青霞,也有说像郑佩佩的,但都不外乎那一类型。那个少女叫宋司南。有一张合照,这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只有一个眼疾手快的晚辈才得以一睹,老太太还老大不乐意,之后好久都不搭理她。

这张照片同样年代久远,是在一棵桃树下拍的,树下一对少年男女,都穿着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只是少年把制服的外衫脱了,只穿着里面的白衬衫,微微含笑,却很有几分江南书生的传承。千百年来,江南文风鼎盛,才子fēng_liú,白衣缱镌,温润如玉,如小桥流水一般自然天成。

纵使年代变了,衣着变了,白衣依旧,少年翩然。如今银幕上的小生们已经演绎不出这种斯文秀气,或许谢贤早年还有几分样子,但后来就不行了。旁边的少女就是玉奶奶,有眼睛的都看出来,她是喜欢这个少年的。

以前听戏文里才子佳人,书生名妓,很奇怪为何那些才貌双全,见识不凡的女子会倾心于手无缚鸡之力,只会无病呻吟,做几首酸诗朽词的书呆子,其实是没有亲身处在那个环境里。

固然,他们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不出众,在烽烟四起的乱世里,不中用,在生死一念的险境里,不可靠,哪怕在歌舞升平的平明世道里,多数也不得志,攒不下万贯家财,管不了柴米油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拿不起放不下。

可是,对十几岁的少女,足够了。男女有时候会被对方身上的同性特质所吸引,比如女子倾慕清秀儒雅的男子,男子心悦英姿飒爽的女孩。在温柔的江南,更是如此,只是英气的女子太少,而柔弱的男子太多。一些杂记野史颇记载了些南方才子上京赶考被女山大王劫去做夫妻的趣事,像众所周知的李岩与红娘子,其实杨宗保与穆桂英也是一回事,无论真假与否,流传的演义话本里,总是不吝赞美杨家小将的一张白净面皮,漂亮眉眼,溢美之词不下于他的夫人穆元帅。这杨家将本就是南方人。有学者考证,穆桂英的姓氏其实是慕容氏,那么身上流的确是北方马上民族的血。鲜卑族的美丽少女与清秀倔强的吴儿,一见钟情,逼着嫁给对方,不论千年之前还是现在,都是一段美丽传说。这种女强男弱的婚姻,结局似乎都很幸福。

她其实没期待那么多,就算早年,也没想要嫁什么第一才子,或是高门大户,彼此喜欢就好了,普普通通的,按部就班的,过一辈子,庸庸碌碌也没什么。就像江南的清风细雨,平凡,却舒服。

人生并不能一直简单快乐,就是嫁了白衣少年的女孩子,也渐渐要面对柴米油盐,锱铢算计,世态炎凉,当年仰慕的才子,半生过后,潦倒落魄,寒酸庸碌,早为人妻人母的女人也忘了当年的爱慕,依旧是清风细雨,情愫一点点淡了。这就是生活。

玉奶奶这一生注定不能平凡,少年以不凡为傲,却不知代价。

她的生活,突然从柔风细雨转到疾风暴雨,没有预告,不讲道理。她连一块小舢板都没有,却被骤然投入巨浪中,这境地,弄潮是个笑话,令人惊讶的是她的韧性,小舢板也好,礁石也好,她没有放弃,最后竟然执掌了一艘巨舰。她的成就,和早年的梦想相距甚远,一半是能力,一半是形势造就,细细数来,她的传奇都源于不愿做的事。譬如她的几次婚姻。

她不是随便的人,几次结婚,都是明媒正娶,婚书证明,一应俱全,丈夫也都不算等闲之辈。可她心里从没把他们当成过归宿,或为搭档,或为掩护,或为利用,或为。。。说不清的一笔账。如果有选择,她是不齿做这些事情的。

她的年龄是一个谜,后来连自己都记不清了,在大洋彼岸的护照上,她的年龄足足比真实年岁少了十五年,她还记得拿到护照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十五年的风雨,轻轻松松的在纸头上抹去了,可真的不存在了吗,那我的右眼应该还在呢。她失声痛哭,如果真有命运之神的话,他戏弄的太过了。人生如戏,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下一句就是起落无常。更难以想象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她后来归国时又减下八岁,阴错阳差的嫁给了那个少年的儿子,她清楚的知道那个人和他的父亲是两回事,尽管他们长得极为相似,可她拒绝不了男人热烈的追求,也并不知道他的身世,其实她心里明白,是自己始终放不下那个白衣少年的。她也不能理解那个风华正茂前程大好的英俊男子为什么对一个即将步入老年的女人如此痴迷。她那时将近五十岁了,而那个男人还不到三十岁,尽管她衰老的比一般女人慢得多,但心境毕竟不同了。直到婚后的一天,她偶然间看到一张涂鸦,是


状态提示:5.番外 --美玉有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