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没有亲自送孩子回去,而是让手下带人送孩子回学校,这也绝了宋司南想要打探孩子在哪里上学的念头,但她不死心,等到利维回到车上,她马上就问,这个孩子是谁。其实以她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就看得出来利维不愿意她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但是她想过哪怕那是利维的私生子自己也不在乎,所以理直气壮地问起来。利维很为难地想着措辞,称这个孩子是替朋友照顾的,朋友本人已经不在了。尽管大家都熟知一个规律,每逢言称朋友如何如何的,其实多半是自己的事,不过宋司南根本不在乎。她又追问,孩子在哪里上学。这回利维干脆不告诉她了,还直言自己和她都是公众人物,要避讳可能的误会,这简直堵死了她所有问题的话头。
她没有在向利维开口问过,也意识到那天他派别人送孩子回去也是有意为之。她现在天天无所事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逛街买东西,这是很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生活,她也喜欢漂亮的服装和首饰,但是花别人的钱买东西终究还是别人的。一天,她在第五大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看见前方的路口处设了路卡,似乎为了什么活动在戒严,行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平时就颇为繁华的街道此刻摩肩接踵,她也走了过去,反正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事物。
原来那里是在办一场街头时装展,宋司南对时装秀有一定概念,但似乎以前看到的都是在灯火辉煌的大厅或者会场,还要请几个名媛贵妇助阵,记者们是少不了的,各大报纸杂志娱乐新闻的记者来者不拒,总的说来像是新闻发布会一样隆重的场合,从没见过随便在大街上栏上一截,就开始走秀的。
设计师名不见经转,要不然也不用在大街上开时装秀,但是效果惊人,时尚第一要求的不是品味而是扩散,接受的人多了,自然就流行起来,当然能持续多久要看设计师本人对市场和消费人群的把握,还要有一支无往不利的营销团队。她至今记得那次的主题是波谱风,就是各种圆圈的组合,这种设计驰骋时尚圈几十年,动不动就被翻出来复古,在现在看来没什么新鲜的,可当年倒是夺人眼球,那时还是六十年代,时尚圈刚刚从近代过渡到现代,还能找到些旧时宫廷的痕迹,连模特们也没有行业标准,都是由名媛担任,身材也不是现代细长高挑的样子,而是颇为丰腴的,如同文艺复兴时油画上的美人一般。
她在时装秀现场看得出痴如醉,觉得女人就应该挺胸抬头,意气风发地走在街上,那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在那里,她结识了当时风头最劲的名模ty,这位出身平民的时尚新宠与以往一贯的模特形象截然不同,她瘦,棱角分明得让人印象深刻,她在街边暂时搭的换衣间里换衣服,有人不小心把她的一件弄到外面去,于是她示意一位正好站在旁边的东方女性帮她个忙,两人就那么有了交情。在现场,已经有人认出了宋司南,不,费里曼太太,她很不好意思的祭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即兴演讲,因为没有准备,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作为女性打心眼里的自豪,反而打动了时尚圈一干新秀大佬的心,会后好几个著名品牌设计师和她交换了名片。当她满面通红,还沉浸在刚才的激动中时,转身要离开时又碰巧和那位名模面对面,仅隔几步的距离,真是缘分。她大大方方走上前去,热情的伸出手来和ty问好,对方神色有点局促,想来是顾及着对方的身份和刚才似乎不够礼貌的举动。
灯塔国素以自由平等著称,但是至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个阶级间其实还是泾渭分明,这里没有贵族,但是有金融大鳄,财阀世家,ty红了将近二十年,这在模特行业是不可想象的成功,但是当她功成名就以后很多很多年,提起自己的出身还是用一个古老的后辈们都不懂的词,工人阶级。
宋司南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自己不能有自己的品牌?ty的身材气质正好是自己理想的类型。她有意结交,和她一起走回到她的公司专车,特意让媒体看见,她们甚至交换了电话号码,宋司南在异国他乡有了第一个闺中密友,也是她后来创业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