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新农说》中有那么一两个错误,也是如此。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虽然最初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温德并没有多想,只是略作绵薄之力试着改善一下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质量……直到真成书了他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好像对影响力提升,他的源力池扩张同样有所帮助……
然后就纠结、犹豫了颇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没能厚着脸皮去当作者,只用了个“整理”的名录。
理由除了自尊心之外,还有日后类似科普教材会越来越多的原因在。
——他要一个人全占,也委实有些太夸张了。
这时被霍文贵夸奖还有些不好意思,谦让了几句后,才听霍文贵商议着问道:“老夫欲将此书推荐给朝廷,列为农官必读之物,不知你意下如何呢?”
自古以来,中国对于农业便极为重视,无论是农具的创新还是耕种、休耕等耕种方式,都一直独占世界鳌头。甚至为了能够更多的收获,劝农、司农这样的官职、行为也是古而有之。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官方才是农业技术推广与创新的大头。
这点从《新农说》的卖家身上就能够看出些端倪来,温德对这本书还算重视,就知道至今位置从书店购买的,大多是些家资丰厚称得上“地主阶级”的,反倒是更依赖耕农才能生活的自耕农、佃户,对于这个几乎没有反应。
受温德示意对此事进行调查的张龙事后总结:无外乎消息渠道差,对此事不知情;知识程度差,就《新农书》已经非常直白也无法很快了解掌握;抗风险能力差,所以对新技术、新知识心有顾忌不敢尝试——失败的下场是他们承担不起的——这样的原因。
同样的理由对于温德书坊推出的其它书籍也是适用的,除了《新农书》之外,云霄阁还在以接近成本价行其它一些科普、基础教材,涉及数学、物理这些的就不提了,一些温德精心准备的工具改良、创新的书籍,同样读者寥寥,就很让人无奈了。
这也让温德意识到了,想要用科技造成足够的影响,自身没有强大的推力是做不到的。
至少在他没有变得更加强大,云霄阁得到足够成长之前,温德自身是很难做到的。
于是很痛快的应了下来,“这是好事,一切就全由侯爷做主了!”
/book_73175/2518118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