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都市现代>荒野王座>872这是国宝啊
子内是分两层来放置的,在箱子的中间还有一个隔板。抽出隔板后,果然,在隔板下面依然是十多尊佛像和观音像,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其他佛像。李欢鉴定了一下,那几尊造型奇特的佛像,正是湿婆神和毗湿奴的纯金金身。

这一口大铁箱子内全都是造型各异的纯金佛像,一个佛像的重量最轻的也有四十来公斤,这二十来尊佛像,那就是接近一吨重!哪怕都是吴哥王朝的纯金佛像,但架不住这些佛像最少也有七百年的历史了,早的更是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更别说造型这么精美了,所以这一箱子纯金佛像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真实价值难以估计!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李欢很满意这个开门红,光是这一箱子佛像,李欢就觉得自己朝着夕照会的心窝狠狠地捅了一刀——虽然不是古瓷,但李欢也很满意,主要是这些东西是夕照会急需的,只要是夕照会急需的,就算是坨狗屎李欢都觉得得抢过来。

把这些纯金佛像一个个的在空间内摆好之后,李欢就抱着期待的心思开启了第二口铁箱子。

打开之后,这第二口铁箱子中依然是一层厚重的油布,揭开油布后,里面竟然还有一层丝绢,不过因为有外面的铁箱和油布保护的关系,这层丝绢保护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层丝绢的颜色竟然是明黄色的!

这个发现让李欢心里更期待了,随即小心翼翼的揭开了这层丝绢,映入眼帘的第一件东西就让李欢心头一震。

李欢随即打开了第二个箱子,结果这第二个箱子里面并没有油布,打开之后里面都是一些腐朽的不成样子的枯草,不过这些枯草都塞得很严实,这让李欢多少有点好奇。扒拉开这些枯草之后,一个洁白的大罐子显露了出来,尤其是在这些枯草中间露出来的灌肩上那湛蓝色的花纹,立刻就让李欢精神为之一振。

“这是……”李欢的脑子里忽然间就闪过了一个念头……

李欢还没说出自己的猜测,小飞那边在虚拟屏幕上已经给出了鉴定:“这是元青花大罐!”

国宝,这是国宝!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瓷早在唐代就有了,但却是在元代被发扬光大的,虽说后来明青花以及清代的青花瓷做工工艺甚至还要优于元青花,但在华夏大众的认识中,一提起青花瓷,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元青花。而且元青花相比于明代、清代的青花瓷,要显得更加古朴大方,尤其是那用于大器上的进口青料,结合着那些大器,让元青花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元青花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在2005年7月12日的伦敦佳士德的拍卖会上,一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竟然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上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我国货币约2.3亿!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买下两吨黄金,也创下了亚州艺术品最高的拍卖记录而名噪一时,将青花瓷收藏带上新高度。

从那间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天价之后,元青花这才彻底在国内打响名气,国内民众也彻底知道了元青花的价值。元青花大罐无疑是一级国宝,但可惜的是,目前全世界一共出现的九个元青花大罐,仅仅只有一个在我国境内。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元青花大罐就只有九个,其中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和元青花三顾茅庐


状态提示:872这是国宝啊--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