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元代社会杂剧繁荣昌盛,北方蒙古人对南方汉人历史故事非常着迷,戏剧中人物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动蒙古人爱憎分明的朴实情怀。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结实的瓷罐上,放进蒙古包里,在存放食品杂物的同时,还可时时欣赏那回味无穷的戏剧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会被轻易碰碎。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为蒙古皇室贵族的生活实用器。其绘画,一般采用剪纸或版刻模印取其部分拼图,在瓷胎上填色而成。透露着浓郁的年画风味。因为缺乏原创,除造型不同,精美程度大同小异。元代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激烈时期。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不知困惑了多少识古通今的知识分子。但文化大融合总会产生最终的结果,这种结果被当时画家吴镇清醒认识到。他通天象,精书画,又游走于山水之间。将这种结果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达出来告慰天下,也说明了文化趋同的历史规律。由于当时过于张扬的艳蓝色,在许多汉人观念上难以接受,此罐在呈色上采用灰蓝色调。用抽象的原创绘画,用骆驼与凤鸟代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结局。再配以天象轮回卦图,造型精致的凤鸟体内。射出道道美丽的蓝色光束,细长的爪子向前伸出,喻其影响深远。独特的艺术构思,深刻的文化内涵令人无限遐想。元代疆域十分辽阔,兵不戍边,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外关系更为主动的广泛时期。元代的平民文化十分繁荣,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三大瑰宝。
元代绘画抽象简阔,且气势恢宏,草木灵动,至今仍然是中国画的主流风格。元代的制瓷业更加繁荣,风格更加开放。钧瓷由宫廷走向社会普及,虽不知钧瓷窑变的控制技术,自然窑变有时也能巧夺天工。因仿柴窑色而建于宋代的龙泉窑在元代大放光彩。元瓷呈色普遍浅淡亮丽,发色简朴准确,黑色是元瓷的灵魂色。特别是江西景德镇与永和镇更是高人云集而异军突起。青花,单色釉,薄胎薄釉以及釉下彩,釉上彩等不断涌现,黑釉木叶纹与燿变天眼令人叹为观止。粗糙与精细并存几乎涵盖明清两代所有品种,为现代制瓷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宋瓷的深沉自然到元瓷思想的直接表达,宋,元瓷艺虽然风格迥异,但都精深非凡。是继五代柴窑之后中国制瓷史上的两座高峰。元代以后中国艺术品基本上就停止了原创,向巧雅小趣味发展,且千篇一律,创新的精品乏善可陈。
但元青花珍贵谁都知道,存世却是极为稀少。
首先,元青花的产量的确很大,但是要知道这可是瓷器,跟什么黄金宝石不一样,瓷器这玩意毕竟是易碎品,从元到现在一千多年时间,能保存得下来几件?现存的那件元青花,大部分都是在国外被收藏,国内那唯一的一件,还是高价买回的。
李欢倒是想收藏这种艺术品,可是条件不允许啊——他目前为止发现的那些宝藏都是国外的,自然不会有什么瓷器书法在里面。所以众人研究了一番之后,也只是快活快活嘴,李欢的博物馆能做成今天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在苛求什么元青花,哪里来这么多元青花,要真有这多元青花,那元青花也不能称为国宝了。
一顿饭吃到下午快三点这才结束,李欢和欢爸都喝酒了,自然开不了车,不过这谁让哪里用他们操心,酒店黄总自然安排了司机开车把他们爷儿俩送回家。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欢过的极为舒畅。
每天不是跟上官晴和陈雪
两个人逛来逛去,就是跟老爹去工地检查工作。自从赵书记特别点明了李欢的身份之后,李欢和老爹每天去工地,都会大量的人围在身边,这然他也很难过。其实李欢对这种事情特别不耐烦,他一开始就想着弄一个博物馆自己说了算,然后就是把自己弄来的这些东西展览给大家看,现在出来了一个博物馆综合体,将李欢一开始的设想扩大了几百倍不止。
因为李欢的博物馆的确有这么多好东西,足够吸引到大量的人群来观看。
至于有没有元青花,这个可不能强求,没有总不能让李欢去抢吧?最后李欢倒是也想明白了这个事情,他肯定是要朝着博物馆里补充一些中国特色的收藏品的。不过这个渠道肯定不能是以前那样挖宝藏,因为不可说的原因,在国内寻宝等于死路一条,所以实在不行,出钱买一些回来也行,反正李欢有陈国栋那边那笔投资垫底,还有剩下的一些宝石钻石,足够支撑他购买艺术品了。
李欢在跟两个教授交流了一下这个想法之后,在确定自己要购买一些中国相关的艺术品和文物,帮助文物回流之后,两个老教授跟打了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