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样“体弱多病”的人生,谭迎春也好生羡慕。
可惜她命不好,家里兄弟姐妹太多,光谭娘就生了三女二子。
不过除了大姐、二哥和她,大哥和二姐都没养活,早早夭折了。
这是个婴儿死亡率很高的时代。
他们家能活下一大半,已经很不错了。象族里一位婶婶,连生了七个孩子,没一个养大chéng rén的。
这还是官宦人之家,条件好得多。平民家里,就更艰难了。
所以家族争斗,残害孩子什么的,谭迎春基本没见过。
大人打得头破血流,还能和好做兄弟。但谁要敢对别人孩子怎样,那真是全家出动,不死不休的!
又过了两年,谭爹终于升任江州推官,能在繁华安定的芜城工作,便接来谭娘和孩子们,一家团圆了。
但此时,谭迎春才赫然发现,她老实勤奋的爹,居然有了小三。
早收了个妾室,还生了一儿一女!
可谭娘似早就知情,半点也不意外,还云淡风清的说了句,“开枝散叶,好事来着。”
谭迎春跺着小脚丫,急得不行。
她娘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呢?
万一那狐媚子仗着宠爱,上房揭瓦,谋害正室怎么办?
然后,她就再一次收获了来自她娘,看智障的眼神。
你这孩子成天瞎想什么?戏文都没你会编!
婚姻大事,乃是结两姓之好。
你爹是有多想不开,才要扶着一个妾室上位?那妾室娘家有什么,能帮得上他什么?
你老娘嫁进谭家,可是带进整整二十八抬嫁妆。那妾室有个屁啊,还是花钱买回来的。
一针一线,皆是谭家所出。她不乖乖的给老娘打洗脚水,求老娘赏口饭吃,还敢作妖?脑子进了水吧?
然后,那小三果然不等吩咐,就很殷勤的给谭娘打洗脚水去了。
看来平时没少伺候谭爹,还是位熟练工来着。
后面她还想给谭迎春打洗脚水,谭迎春实在接受不来,拒绝了。
小三挺惶恐,以为自己没讨到三xiao jie的喜欢。又换着花样,给谭迎春做吃的做针线去了。
至于那庶出一对弟妹,也老实得跟小耗子似的。
如今谭迎春才信,原来庶出逆袭什么的,根本不可能。象红楼梦里,贾环见到王夫人,跟就老鼠见到猫似的,才是正常的。
偶尔敢坑贾宝玉一把,也实在是那位贾二爷,太扶不上墙了。
至于谭迎春兄妹三个,皆没这么烂泥,所以跟一对弟妹,相处平和。
眼看小弟已到开蒙的年纪,谭娘还特意多备了一份束脩,给二哥的先生送去,让他多收一个学生。
用谭娘的话来说,“便是学不出来,识几个字,将来能给你二哥当个账房先生,总有个事做。”
就为这,小三,不,谭姨娘可是对谭娘感恩戴德,越发恭敬。
这种事,谭爹再宠爱她,也不会管。交给大妇,便表达了自己的尊重。
这回,谭迎春倒没说什么不合时宜的怪话。
毕竟穿来这些年,她也看出来了,这个时代,读书不易。
纸张笔墨皆是奢侈品,就算谭家这样有些根基的家族,都不可能供得起许多人读书,只能供最有希望的那几个。
除非天资卓绝,若资质差不多,肯定是主枝嫡系优先。
就是这么不公平,却也没法子。
谭迎春忽地想起,前世曾去无锡旅游,在百人巷见到许多曾经在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人物。
后世的传记里,老是标榜他们出身清贫,自强不息什么的。
实际去了一参观,呵呵,全特么的不是地主儿子,就是世家子弟。
有些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明年间,那时就是正经的官宦人家,都是有祖宅,有故居的。
只不过家境败落了,或者是富贵之后,没有出过大官的人家,才被称作“寒门子弟”。
但用刘姥姥的话来说,人家拔根寒毛,比你腰还粗呢!
要不还能读书,还能留洋,还能追求思想进步?
毛线!
真正一穷二白,吃饱肚子都难,还想个鬼哟!
被刷新认识的谭迎春,才知道自己原来连寒门的边都没够着,纯天然草根无污染。
好、心、酸……
也许是她怨念深重,所以这回穿越,总算当了一回“寒门子弟”。
谭家虽不算富裕,好歹出过几个低等官员,不为吃饭发愁,也能置办几件好衣裳了。
但这也是有数的。
象四妹,她的吃喝穿用就比不上谭迎春。
这还是谭娘宽厚,并不苛待庶子女。但公中份例就这么多,能额外享受,都是要拿谭娘私房补贴的。
她再无私,也不可能拿自己的私产去贴补庶子女吧。
那不是圣母,就是脑残了。
所以谭迎春虽然有时也挺同情四妹,却无力改变。
她家还没荣国府那般大富大贵,连一个丫鬟都能嫌肥鸭子吃腻了。打小她就看着,谭娘也是要算计着过日子的。
夏天要趁着青菜便宜,多买些做腌菜,冬天也要带着下人腌鱼腌肉,做袄子棉衣。
但好歹没让四妹如史湘云这落魄侯府xiao jie般,做针线做到半夜,累到哭。家里有专门的针线娘子,大的针线还能送到裁缝铺子里去做,但贴身衣裳和一些小物,是要求自己做的。
不过这也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