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尹卓在被陈虎和周未盯上后,半点都没往凌家后人身上想,还只当是神行军派出来的人马。可不管是凌家后人还是神行军,他被人盯上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他只有不足三百的兵马,又如何会是两千兵马的对手?
即便他身边的高手更多,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尹卓哪里还顾得上见到尹尚后会是什么境况、尹尚会不会直接杀了他?直面生死的时候,其它什么都是虚的,总之,一个劲的赶路就好了。
索性他手里还有精卫和娄延淳,算不得是真的弹尽粮绝,而神行军也不可能与尹尚化干戈为玉帛。所以,他的出现对尹尚来说没准是好事也不一定。
还是那句话,他手上的人虽不多,却全是精锐!
真正围绕在他身边的精锐就不说了,娄延淳是后起之秀,能带着手下的人从蔚家军的包围中突围出来最终与他汇合,那是真正智力武力与忠心全都不缺的。
尹尚不是正跟神行军打着吗,等真的到了,这些人自有用途。
尹卓的这种心思,在探明神行军已经开始大举进攻之后变得更加自信。但他半点都不敢靠近稻坝草原,也不敢从草原的右侧切入——神行军既然能早早的派人来堵他,若他真的从右侧切入,岂不刚好被包了饺子?
机遇就摆在眼前,但风险也一目了然,尹卓分析完折多山的地势后,当即便决定带着手下的兵马穿过草原左侧的山林与腾冲手下的兵马汇合。
就连借口都想好了——神行军此番不一定就能攻得上去,是以他的人应该没什么风险,到时候他大可以说半道收到消息,得知神行军打算对折多山发起猛攻,而他是来助阵的。
当然了,依照尹尚的狡诈,他未必就会信,可却至少能解释他为何会忽然出现在折多山。洪武帝和尹尚的心思他虽然已经猜到了,但这种事情,只要对方一日不曾挑明,他就只能装孙子!
就是不想装都没办法,战败的事情虽在他意料之中,却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他在出兵之前也是同样做了两手准备的好不好,若是败了,大不了暂时蛰伏,若是胜了,必然能够收服秦家,到时候洪武帝和尹尚想动他还不得好生掂量掂量?
只可惜事不遂人愿,但这也没关系,只要人还活着就好。
就好比眼下,不就是现成的机会么,只要他将事情闹得大夏兵人尽皆知,回到梵音城后,洪武帝想治他的罪,就必须在战败的基础上加上一条——他在战败后还想着来救尹尚,至少明面上的忠心与功劳是不容质疑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能救尹尚,这对他来说半点都不为难。鹰卫和影卫折损的消息他可全都收到了,尹尚身边的高手可没几个,不过是顺势而为,又有什么稀奇的!
也就是说,就算尹尚明知其中蹊跷,也不得不吃下这个哑巴亏!但战场上的变化,又岂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
尹卓既没猜透陈虎周未等人的身份,也没料到大夏兵会兵败如山倒。等真正靠近折多山的时候,他甚至是有些窃喜的。
没办法,实在是后面的人追得太紧了,就他手里的这些人委实不够看,但等他与腾冲手下的人汇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对方之所以紧追着他不放,想必也是存了同样的心思,那便是直接将他与尹尚的兵马驱赶到一起一网打尽!
但理想和现实永远都是两回事。
尹卓在发现后面的人仍然紧追不舍、越是接近折多山就越是与他们的距离拉得越近之后,心底渐渐升起了狐疑——他手下不足三百人,尚且能分出斥候探听前方的情况,若对方出自肃南王府,焉能与正在攻击尹尚腾冲的兵马没有半点联系?
这很明显就不正常嘛!若对方并非出自肃南王府,那就更不正常了!
神行军与大夏兵交锋已久,只怕四国都有耳闻,这些人在泊宜郡范围围堵他,又怎么可能对折多山与稻坝草原附近的境况没有半点了解?有了解之后,在靠近折多山的情况下还能不管不顾的追击,这是正常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么?
如此明显的漏洞,尹卓一想就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当下气得脸色铁青,“这是有人在算计本将呢!”
其实说算计也不准确,人家就是光明正大的这么干了,可说没有半点遮掩,路线什么的,还不都是尹卓自己决定的么?
娄延淳闻言张了张嘴,这话他早就想说了,只尹卓兵败后,性情到底还是起了不小的变化。
以往还好,尹卓治军虽严铁血手腕,却是个虚心听得近人言的,但兵败后变的格外敏感,谁要是反对他的决策和意见,就跟踩了他的尾巴一样,尹卓压根就听不进去。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战败不是他的错误,他的所有决定都是对的。一开始的时候娄延淳遇到问题还会提上几句,几次之后发现尹卓不仅听不进去还会迁怒于人,便干脆不提。
这次的事情同样如此。
当然,娄延淳会默认尹卓的做法,并非单纯的不敢挑衅他的权威,而是觉得尹卓的思路虽然有些问题,却没到最坏的地步——反正他们的目的地是折多山,既不能从稻坝草原和泊宜郡右路通过,走左路是必然的!
既然别无选择,反对有个屁用?就是硬着头皮也要上呀!
因而想了想道:“将军所虑不错,可咱们已经将速度提到最快,再快是不可能的了。”
这倒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