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闻大夫人管家,但用嫁银还要向闻老夫人申请,主要是因为,如今闻家虽由闻大夫人掌管,但收入之类还不是直接交到她手上,而是交给闻老夫人,然后闻老夫人让管家收着的,她呢,只能每月从账上支领本月开支,一些大的支出,比如婚嫁之类办大事的开支,则要向闻老夫人提出申请,闻老夫人同意了,才能从账上提钱,不是整个家都交给她管了,账上钱都在她控制之下的,要真是那样,那她大房早发了,显然闻老夫人也想到了这一点,自然不想让她管所有的钱,免得四家人的财产全到了大房一房头上去了,二房三房就算了,但她可不想她小儿子的钱被大房刮走了,所以自然不可能在未分家前,让大房掌着所有东西。
闻大夫人跟闻老太太一样,也不喜欢二房三房两房庶出,虽然这公中的钱有两房的一份,但他们人口众多,马上孩子们大了,又要嫁的嫁娶的娶,开支何其大,哪是他们分到的那一点财产能提供的了的,既然他们的家产不足以供应他们的开支,那很显然了,多余的开支其实就是在啃他们家的。所以他们依附在府上,她自然不喜欢,事实上,是比老太太还不喜欢。
不过她的主要仇恨值还是在会给府里增加人口导致开支增大的男丁身上,像闻三娘这样的姑娘要好一点,反正姑娘家,几千两打发走了,府里还少一份花销,所以越早打发走越好,以后混的好了还是府里的一个人脉,混的差了在外惹出了事对娘家影响也小,不像哥儿,要成亲花费不说,还会增加人丁,所以成亲之后,不是像姑娘那样能减少一份开销,还会增加开销,而且随着孩子出生,还会越增越多,好比二房如今正怀着孩子的**奶,等她孩子一出生,就要给她安排侍候孩子的奶娘、丫环等下人,瞬间就会让开支爆增,这让她一想到就不开心。且哥儿们增加开支不说,惹出了事,特别是大事,搞不好还会连累家族,所以她会喜欢才怪。
所以了,要是庶出两房分出去了,减少一大笔开支不说,以后连两房的姑娘爷们的亲事都不用出钱那是最好了。
不过不光是钱财的问题,闻三娘因是庶出的庶出,闻老夫人懒得关心也很正常。
闻大夫人看了闻三娘一眼,闻三娘神色如常,并未对闻老夫人从来不提她的事有任何情绪。
闻三娘对自己的处境清楚的很。
这府上,姑娘嫁妆的多少是跟身份紧密相连的。
嫡出的姑娘嫁妆八千两,这个嫡出指的是嫡出的嫡出,好比闻百翎,如果是嫡出的庶出,或庶出的嫡出,那嫁妆就只有五千两了,好比闻六娘等人,至于像她这样庶出的庶出,嫁妆就更少了,只有三千两。
这样分为三种层次,以体现嫡庶的不一样。
其实以前闻太后在时,由于巴结的人不计其数,所以闻家姑娘的嫁妆也多些,这些年,由于府里情况越发不好,少了大量孝敬收入,仅些田地收入,家里出不起那么多嫁妆了,就只好降低了,估计要是再不把二房三房分出去,嫁妆恐怕还要降一些,免得给不起,把家掏空了。
闻三娘是庶出的庶出,公中只准备出三千两银子的嫁妆,她估摸着其他各色人等的添妆也少,全部加一起,还不到四千两,这样的她,有什么能耐对别人不关心她发脾气?发脾气后,除了跟闻老夫人结仇外,没有任何好处,况且她从她姨娘那儿听到了风声,说是闻老夫人隐隐透出要分家的意思,这要一分家,那她只怕连四千两嫁妆都捞不到了,毕竟分出去后,二房家底薄,她嫡母会给她三千两嫁妆才怪了,所以闻三娘看没人关心自己,心中纵然快活不起来,但也不敢有情绪,怕跟闻老夫人闹了意见,闻老夫人立马提分家,那样,到时她连三千两嫁妆都没了,能不能有一千两都难说了,到时去夫家,娘家人没什么出息,又没多少嫁妆,日子可就要难过了,所以她不但不敢有意见,相反还整天提心吊胆,怕闻老夫人会在她出嫁前让二房三房搬出去。
闻大夫人倒是盼望她对闻老夫人有意见呢,说实话,她对闻老夫人真是相当有意见,每次看到她偏心闻四老爷就一肚子火,所以自然盼望有人对她有意见,好替自己出一口气,毕竟那些东西又不是闻老夫人自己的,她怎么能想给谁就给谁,身为儿女,看父母偏心某个孩子,甚至吸自己的血贴补别的孩子,会难过以至生气也是正常的,毕竟人心是肉长的,老是被人这样伤害,也是会疼的。
这会儿看闻三娘没什么动静,闻大夫人暗叹了口气,暗道看来是指望不了这个丫头了。
闻三娘回去后,她姨娘许氏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拍手笑着道:“姑娘,天大的好消息,平城侯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钱四郎取中了秀才呢,以后姑爷有出息了,姑娘也能跟着享福了。”
平城侯府钱四郎,就是闻三娘订亲的对象。
钱四郎跟闻三娘一样,也是庶出的庶出,两人一样的出身,算是门当户对。
平常人家,像这种庶出的庶出,有出息的极少,顶多托祖宗基业的福,混点家产,分家出去,做个富家翁,就算不错了,像钱四郎这样,身为庶出的庶出,竟然有出息到考上了秀才,也难怪许姨娘会惊喜地跟闻三娘说了。
像钱四郎这样,就算以后考不中举人,只是个秀才,但托家里关系的福,寻个微末小官做做是不成问题的,好的做个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