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的影评就犹如一股热浪一般,无差别地在整个北美大陆蔓延开来,但尼古拉斯的文章更像是社论,而不是影评,这也是“洛杉矶时报”愿意提供整整一个版面的重要原因。
在专业影评方面,大名鼎鼎的罗杰-埃伯特显然也是充满了期待的,自从“低俗小说”的横空出世之后,这位顶尖影评人就对雨果多了一点兴趣,不是专业方面的兴趣——在专业方面罗杰一向不偏不倚,作品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和演员没有直接联系,他必须保持客观;而是个人方面的好奇,雨果的作品选择总是带来惊喜,也总是充满了乐趣。
罗杰第一时间就为“七宗罪”撰写了影评,这篇名为“伟大作品诞生”的文章,不仅从标题上就表达了罗杰的态度,而且还给出了四星满分的三星半评价和四星推荐,由此可见罗杰对“七宗罪”的推崇了。
“这是一座阴雨不断的城市,老警探沙摩塞身披防雨风衣、头戴圆帽;刚刚调任此地的菜鸟米尔斯光头冒雨,似乎永远不会变老。两个人搭档的第一天就有一桩命案,肥硕的死者大头朝下泡在一盘意大利面里。沙摩塞后来重返此地,手电筒的灯光在肮脏的公寓里游移,找出了堆积如山的意大利面酱汁。再胖的吃货也不会把自己家变成食物仓库。
这桩恐怖的命案为大卫-芬奇执导的‘七宗罪’奠定了基调,这是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里出品过的最黑暗、最冷酷、最无情、最绝望的影片之一。暴雨持续不断,命案接踵而至,凶案现场出现了扭曲的血字,胖子死者家中的冰箱背后写着‘贪食’。两桩命案之后,沙摩塞意识到他们面对着一个连环杀人犯,对被害者进行‘七宗罪’的惩戒。
这是一个很无聊而俗套的开篇,就好像本世纪二十年代大受欢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精选一样。但现在是九十年代。
唯一的区别在于,‘七宗罪’的舞台不是上流社会的田园别墅,而是两个刑警的日常生活——他们一个厌倦了世间的丑恶;另一个则毫无心理准备。有趣的是,破案并不是本片的重点,因为两位警探花费了无数心机也没有能够逮捕到凶手,最后还是凶手主动投案自首,这才宣告了他们的煎熬到一段落。
相对而言,这更像是一次对人性的探讨,老警探领略了坠入地狱的堕落和罪行,年轻人则可怜地经历了一场邪恶试炼。
在正式评论本片之前,必须提到一个花絮。电影在最初内部试映版本之中,令人绝望的结局令参加试映的观众十分不满,使得大卫-芬奇不得不在结尾又用画外音加上了欧内斯特-海明威的那句话,给人一些微小的希望。但原始的结尾仍然原封不动地得到了保留,让海明威的这句话成为了冷笑话。
电影本来是应该在沙摩塞的那句‘我不会走远’之后结束,因为海明威所带来的安慰几乎感受不到。
沙摩塞的神秘和内敛贯穿整部作品始终,这也是演员职业生涯最好的一次表演。演员身上有一种不怒自威、严谨稳重的气质,我不记得他扮演过任何软弱的角色。他明白在这个全市最坏的城区干活的警。察要目睹多少丑恶和不公——但却必须忍气吞声。
独自一人的他住在破旧简陋的公寓,书架钉在墙上,他用节拍器催眠,他从未结婚——虽然有一次曾经非常接近,他是一个孤独的男人,用无奈却又不愿意妥协的眼光,旁观着这座城市的混乱和不堪,也旁观着自己的挣扎和纠结。
意识到‘七宗罪’是凶手的犯案主线之后,他做出了常人不会考虑到的选择:走进图书馆去寻找答案,他查阅了但丁-阿利盖里(dante。aligory)’、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杰弗里-乔叟(geoffrey。canterbury。tales)’。这并不是向观众介绍背景只是,而是惊悚悬疑电影里常见的用经典文学烘托不安气氛的手法。芬奇还用一闪而过的镜头展现了古斯塔夫-多雷(guave。dore)为‘神曲(divina。coedia)’创作的蜘蛛女插画。
谈及‘七宗罪’时,沙摩塞显得学识渊博,而米尔斯则一无所知。
这种手法与威廉-弗莱德金(。friedkin)的‘驱魔人(t)’和乔纳森-戴米的‘沉默的羔羊’如出一辙。本来平庸的破案电影凭借着阴森恐怖的神话和符号提高了境界。
‘七宗罪’不是一部深刻或重要的电影,但它却给人了这样的错觉。当所有主流惊悚电影把娱乐放在第一位时,这部电影却想要带给观众震撼,这又与‘沉默的羔羊’有相似之处。沙摩塞这一角色渊博的外表为杀手视为道德宣言的罪行带来了深度和意义。
当然,沙摩塞通过图书馆借阅记录,居然意外巧合地找到了凶手的住址。但事后仔细思考一番,这应该是对方故意留下的线索——因为他肯定不是在图书馆里突然就得到了杀人灵感。凶手就是有意让沙摩塞和米尔斯发现自己。
五桩凶杀案的手法各不相同。凶手明显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艰苦的事实——其中一桩甚至花费了至少一年的时间。然而,他在影片高潮段落设计的终极杀招,却必定出自不久前的随机应变。‘七宗罪’将命案的恐怖无情地呈现给观众,一闪而过的镜头更让人不寒而栗。观众只有通过两人的讨论才能了解作案的方式,尽管法医手里的一袋东西已经无需任何说明。芬奇让观众刚好感到不适,然后迅速将镜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