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镇国重器‘九州鼎’
……很显然,刘东手中此刻所拿的这把剑,这并不是楚庄王熊侣的配剑,而是被他所灭的宗国国君偃甲的佩剑,不过看这把剑仍然锋利的剑刃和剑脊上的菱形花纹,以及兽面吞口的剑柄,上面并没有丝毫的锈迹,很难想象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小诸侯国国君的随身佩剑都有这么高超的制作工艺。
接下来刘东又把剩下的十五把拿起来挨个拿起来,虽然腐朽的剑鞘模糊了一些字迹,不过刘东基本上辨认出了这十六把剑除了三把有楚庄王熊侣的名号之外,剩下的都是其他诸侯国国君的佩剑。
除了这些佩剑之外,旁边还有钺、矛和戈,三者加起来大概有一百多件,不过原本连接他们的木杆都腐烂了,现在只剩下青铜制作的部分。当然最好的最好的三件用青铜整体铸造的钺、矛和戈还完整,它们应该是楚庄王的仪仗之用。
除了这些兵器外,旁边还有青铜支撑的盔甲和漆器盾牌,不过数量非常少,每样只有几件,想来这些东西都不是易于保存之物,黎叔他们也只是把其中相对完好的几件拿了出来。
另外,除了这些武器铠甲之外,还有两只硕大的青铜铙,每一个都接近两米,口径超过一米,看着它们身上留下的明显击打痕迹,想来应该是楚庄王用来行军打仗用的。
而在这所有的铠甲兵器当中,带有铭文的‘王器’有45件,所谓的王器,就是带有某位王侯,比如‘楚王熊侣自作用持’这种铭文的兵器。
而除了这些铠甲兵器之外,还有一些散件的车马器,大部分都是青铜质地,有少量黄金和白银质地的车马器,想来这应该是黎叔他们从楚庄王陪葬的车马坑中偷盗出来的。在这个溶洞中就这些车马器最多,堆在一起占据了大半个溶洞。等刘东清理完成的时候,大致算了一下,数量差不多有一万多件。
“但愿还能够从里面拼凑出几辆马车吧!”刘东心中暗自期待道。
把这个洞口收拾干净之后,刘东来到了旁边的乱石堆旁边。然后伸手拔了起来。可能是觉得里面的东西最为珍贵,所以黎叔他们特意把这天通道用岩石堵了起来。
这次比刘东第一次进洞的时候扒开的岩石还要多,最后为了节约时间,刘东把眼前的岩石全都移到了芥子空间中。
大约花了五分钟,装了超过两千多块大小石块。然后打通了一段宽三米高度也有三米,长度超过二十米的宽大岩石通道之后,一个比前边刘东经历过的五个溶洞加起来还要大的巨大空间出现在刘东面前。
而在这个巨大的空间里摆放着三十多件巨大的青铜器。
“原来整个楚庄王墓中最好的青铜器都在这里!”刘东合上嘴巴,压抑着心中的震惊后,随即一股强烈的喜悦涌上心头。
楚庄王铸造的二十六尊用来彰显自己功绩的大鼎自不用说,大小、形制跟之前刘东在京城得到的巢国鼎和宗国鼎一样,不过就是鼎身上的铭文,以及浮雕纹饰不同而已。
不过相比刘东得到的宗国鼎和巢国鼎,剩下的二十四尊大鼎上都有着鼎盖的存在,而且每一个盖子上都有着一个用失蜡法制作的神兽。
二十四座大鼎庄重而又华贵。而且在刘东的舍利元光下,这些大鼎当中并不是空的,而是放满了竹简,还有一些青铜印和古代帝王调兵用的虎符。这些代表了一国权威的东西,并不属于楚国而是被楚庄王所灭的二十六国,只不过现在只有这二十四个铜鼎中放着这些东西,而刘东已经到手的两个大鼎中却丝毫没有,而且连顶盖都没有,也不知道是遗漏在庄王墓中了,还是被黎叔他们人为的扔掉了。
但不管如何。有这两个缺憾,刘东心里还是觉得挺遗憾的。
除了这二十四尊大鼎之外,还有一尊个头更大的鼎,这个大鼎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三足圆鼎。而是夏商时代的那种四足方鼎,很显然它并不是楚庄王铸造,而是夺自别处,而且这尊大鼎高度超过两米,站在鼎下,刘东都看不到内里。
这尊大鼎的口也足够宽。达到一米八左右,几乎与刘东身高一样,而宽度也有一米五,大鼎的进深足有一米。一个鼎足跟刘东的大腿几乎一样粗。
而且,夏商时期青铜器更多的还是作为礼器,而不是食器,所以这时候青铜器的用料一般都比春秋战国时期的更多,而表现在这座大鼎上,就是鼎壁格外的厚实,宽度将近二十公分。
站在这巨大的大鼎之前,你就会感觉到从它身上所透露出来的威严与厚重。
这座比司母戊大方鼎还要巨大好几倍的大鼎上,纹饰也非常华丽,除了口沿处的云雷纹,和最底下的细雷纹之外,整个大鼎的四壁上用浮雕的手法,铸造有大量活灵活现的怪兽,其中不少怪兽的形象刘东也有几分熟悉,先秦经典《山海经》中有很多对它们的描写。
刘东在大鼎周围转了一圈,数了数,在这座前所未有的巨大青铜鼎上一共镂刻着108种异兽。
而除了这些怪兽之外,四处鼎壁上还有山川、河流、以及城郭的形象,一眼看上去,宏阔雄伟的大地和无尽的空间仿佛就在眼前。
真是难以想象,当时人们是怎样用陶范法,把一尊大鼎制作的如此之精良。把无尽的山川大地都浓缩在这并不算大的鼎壁之上。
而等刘东万分感叹之后,伸手触摸到鼎壁上,他的芥子空间中的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