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刘东如此反应,在这个大约八百多平方的宽大空间内,放置的全都是乐器,而乐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编钟、编镈和编铙。
刘东数了数,发现这里套铭刻‘楚王熊侣’铭文的编钟形制跟曾侯乙编钟差不多大,不过只有64枚,当然曾侯乙编钟多了那枚‘楚惠王’所赐的编镈,否则跟这里这套编钟的数量就一样多。
不过就算少了一枚编镈,这套编钟仍然是价值无可估量的国宝。
另外除了这套编钟之外,旁边还有一套编镈,相比出土于太-原金胜村的19件编镈,庄王墓里的这套无疑要更多,而且更为华丽。
刘东简单的数了一下上下三层编镈共有61件,最大的一件高度达到150公分以上,重量将近两百公斤,上面的乳丁一个都比成人的胳膊还要粗,实在是惊人。而这也是目前能够知道的最多的一套编镈了。
不过让刘东不解的是楚庄王这位春秋后期的霸主,怎么墓中还有编铙,而且还多大36件,按理说来编铙的极盛时期应该是商代晚期东岸到西周早期,到了春秋时期,编钟的发展和使用,编铙已经逐渐衰落,已经主要用于军事指挥,是军队中用来指挥进退的器具。
当然这种事情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刘东仅仅是疑惑了一下,就迅速被得到国宝的兴奋填满了。
除了这三套编钟、编镈和编铙之外,旁边还有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而且不是一件,不过相比之下,最多的还是琴,准确的说是七玄古琴,刘东数了一下差不多有十六张。虽然大多都残破了,不过这些古琴的主体仍然完整,修复并不是太难。
另外,除了木质的古琴之外,刘东还发现了一张玉质的伏羲式古琴,以及一张象牙质地伯牙式古琴。
“楚庄王熊侣曾经拥有四大名琴之一的‘绕梁’,也难怪他是如此喜欢古琴了,陪葬了如此之多。倒是黎叔,居然把这些东西都拿了出来!”刘东心中暗道。
接下来刘东自然是把这里包括编钟等在内的两百多件乐器全都收了起来。
剩下最后一个溶洞的时候,刘东也知道自己最想要看到的,那二十六尊代表了楚庄王功绩的大鼎,剩下的二十四尊就应该出现了。
不过事情却往往出人意料,右边的那个溶洞里出现的全都是兵器,而且溶洞也非常小,只有不到两百平而已。
不过用舍利元光一看后,刘东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然后开始收拾起洞内的兵器。
跟大部分雄才大略的皇帝一样,楚庄王这位南征北战,把楚国的实力发展到最顶峰的君主,对于兵器自然也有自己的爱好,而且楚国的兵器,特别是铸剑方面并不次于吴越两国。所以这里摆放的十六把剑全都是毫无锈迹,寒光湛湛,而且每一把上面都有铭文,刘东拿起一把一看,上面八个填金的鸟篆文,含义是‘宗候偃甲自作用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