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流贼>第一百三十章 追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太白口中的白帝城,正是在重庆辖下。

这首《早发白帝城》充分说明,重庆离武昌不是太远,顺江而下也不过一两日的时间。

当然诗人的夸张手法自然包含在内,而行军打仗来说,要以“稳”字为重。

故而,朱启明的进军步伐慢了许多。

同曾英的战斗包括前期准备,也持续了有几天。现在已经是三月二十日了。

由于曾英的士卒更多,战力也比较强盛,大西方面的伤亡也不少。

看着陈乾正指挥的医官们忙上忙下,听着伤兵营中惨叫连连,朱启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反正武昌那边的探马来报说,李自成还处于无压力的状态,在那边封官安民,收集粮草。

这说明他还没有要离开的打算,如果己方贸然前去,怕是又少不了一次战斗。而李自成的部队自然是对己方有所了解的,即便现在的新军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但也架不住李自成的人手更多。

朱启明只想着说能捡个漏,偷偷地到大明目前的中心地带南直隶去一趟,露个脸,多捞点本钱,顺带也练个兵。

因为左良玉是已经东下了,李定国他们的分析是,估计已经到了九江一带。那早前安排汪兆麟提早向朱由崧告密的事情,里面左良玉叛乱的事实基本坐实了。

这样汪兆麟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运作,在和马士英谈起这件事的时候,重点会提到大西已经前来勤王,愿同朝廷一起夹攻左良玉。

按照历史的发展,那马士英肯定会调集江北四镇的兵力全力阻击左良玉。

这样一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左良玉的大军崩溃的会更快。

到时候,再商议归顺之事,就能够光明正大了。

朱启明这样打算好了之后,倒也不着急,他需要观察一下李自成的动作才行。

……

话说朱启明不着急,有人倒是很着急。

这人就是大清和硕英亲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

南阳正是和湖北郧阳府接壤的的地区,同李自成又打了一仗之后,这里变成了大清的属地。

由南阳下襄阳,大清行军速度更快。

阿济格数数手指头,他自开始追击李自成到现在,大仗没有,小仗打了有三四场,每次都是胜利。

报给朝廷的奏疏上,也是写的屡获大捷。然而自己那个弟弟多尔衮真是不拿自己当兄弟,不认辛苦只认结果。

在没有彻底消灭李自成之前,只是一个劲儿的催促自己。

这不,从京畿又快马传来加急塘报,称皇叔父摄政王对战事不满,想通过皇帝替换自己,另寻他旗人员负责剿灭李闯余孽。

阿济格本身就脾气不好,接报后更是暴跳如雷:老子辛辛苦苦大半年,就是为了博个战功,好也弄个叔父王出来。难不成到了现在。你让我为别人做嫁衣?!

这时候,阿济格勇武少谋的秉性就显露无疑了。

吴三桂等随军出征的汉军旗将领好说歹说,总算把他劝的没有回京去大闹一场。

其实吴三桂也纳闷:己方只凭借数万人马就大垮了李闯的数十万大军,而且还是在一路追一路打的情况下,这多尔衮未免也太心急了。因为照这样的进度下去,李自成的军队早晚会被打光,身死或被擒获,是不久之后的事情。又何必苦苦逼迫呢?

但他又一想,兵贵神速,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席卷半壁江山,也是他多尔衮的本事。自己既然身不由己,那就只能听命而为了。

阿济格好不容易熄了怒火,转而又对李自成的军队恨之入骨起来。

刚好前锋的探马来报告说李自成离开了襄阳,欲前往武昌。

有道是趁人不备,猛下黑手。

阿济格当即坐不住了,收拢兵力开往襄阳。

二十三日的襄阳,天气分外的晴朗,阳光将云层染成漂亮的金色。

一大早,大顺军各营的火头兵就开始按照安排在柴房熬粥,

襄阳的补给不足,只能将仓房里往年腌制的腊肉切一半出来,当做最后一顿饭。

营官们都去皇上那里开会了,不知道又讨论些什么事情。

其实清兵这几日很安静没有再发动进攻,想来也是比较疲惫。

能有一口好吃的,实属不易。

饭菜煮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响起久违的说笑声。

平日里咋咋呼呼的队长们,更是难得和手下弟兄聊着天。这个时候他们那种凌厉的神情不见了,显示出一个平淡的人物出来。

菜粥和腊肉端上桌后,所有人都很开心。

“好香!好香!”

大家纷纷吸着鼻子。

连亲兵们也三三两两的嬉闹着,拿碗去伙房。

很多人不知道,这将会是他们吃的最后一顿饭。

饭后,将领们告诉他们:准备再次出发,去武昌。

这消息让人觉得很不爽。

本来前些日子在和鞑子的作战中伤情凶险的伤员这几天也有些渐渐安稳了,可以喝点稀粥,期待再静养几天就可以痊愈。

此时又要大动作转移,无疑是不明智的行为。

早前时候,那些伤重治愈无望的,伤口感染严重的,都被处理了,只能为了活着的人可以渡过难关。

他们见惯了血腥斩杀的战场,但对曾经是那样生龙活虎的兄弟,如今亲手送最后一程,人人都心如刀割。

而今再折腾下去,怕是会有更多的弟兄门诊走上这条路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章 追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