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军事历史>>第三千零四章 大人一定会成为这场战事的最终胜利者

第三千零四章 大人一定会成为这场战事的最终胜利者(1/2)

江湖人不仅给燕齐军带来了很多麻烦,或者说羡慕嫉妒恨,江湖人的存在也同样给燕齐军带来了很多好处,乃至强大的情报力等等。所以随着穆延军的退走,消息也很快传到了仿佛正在郊游、夜游的燕齐军当中。

然后一脸崇拜的望向正在享受夜风吹拂的燕齐,燕阼在火把映照下收起情报就说道:“少将军英明,穆延军在得知我军趁夜赶路的消息后果然慌不择路的退向了原先的峡谷处。”

“……什么慌不择路,这里原本就只有一条路,根本用不着什么择路。”

虽然并不用择路,但穆延的行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确实很在乎燕齐军的一举一动。而这带给燕齐军的好处就是他们不用太过在意穆延的任何举动,因为不管穆延做了什么,只要燕齐军有所行动,穆延军肯定都会做出相应的重新布置。

所以这种效果即使不能说是燕齐一直都在追求的,但却让燕齐感到非常享受。

因为穆延军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如此没有自己的主张?这样的穆延也有可能成为北越国中首屈一指的将领吗?

事实上这不仅与穆延的能力有关,更与穆延军的情报力被燕齐军全面压制有关。

因为由于情报力上的不足,穆延军即使还是在以往的第一时间就了解了燕齐军的一举一动,但这种第一时间毕竟只是以往的第一时间,只是穆家军自己的第一时间,却不是得到江湖人情报力帮助的燕齐军第一时间。

所以深知双方情报力上的严重不对等,穆延军自然会对燕齐军的行动提心吊胆,深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并因此遭遇什么陷阱等等。所以只有等到双方面对面交锋。情报力的需要和差距削弱到极致为止时,恐怕穆延才会变得更正常。

而多少能猜出一些燕齐的想法,燕阼就说道:“少将军英明,但我们现在还用做什么调整吗?”

“……调整?不必了!反正我们的优势也只到双方面对面交锋为止。现在就能将穆延搅得心烦意乱已是一种不错的结果。”

“少将军英明!”

看到燕齐一脸笃定的样子。燕阼也放下心来。

因为这事虽然用不着燕阼去担心,毕竟燕阼也清楚如今处于劣势的应该是兵力看似更多的穆延军。可正因为穆延军的兵力更多。这也是燕齐军必须谨慎再谨慎的地方。不然在火攻前燕齐军就败在穆家军手中,那就什么意义都没有了。

当然,说归说,没到燕齐真正下令火攻前。燕阼也不敢说燕齐什么时候又会不会改变主意。

然后在燕齐军没有任何动作,而穆家军也加速回返的状况下,穆家军的队伍也很快经过了穆新部队在树林中的藏身处。

而看到穆家军快速撤退的样子,被亲兵穆离叫醒的穆新就满脸怪异道:“爵爷这是想干什么?为什么用这种近似逃亡的速度在撤退?”

“……会不会是燕齐军已经追过来了。”

虽说穆延军的情报力确实有很多地方不足,但在依照自己的意愿暂时脱离穆延军序列后,穆新部队的情报力就几乎与零差不多了。

所以不仅不知道穆延军为什么突然撤退,更不知道穆迁和焦猛等人与燕齐军交手的状况。虽然不至于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穆新还是对穆延军一天之内变化这么大的事感到极为蹊跷。

而同样已经感受到情报力不足的影响,穆离就点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那我们要不要想办法了解一下燕齐军的情报。不然总这样闭塞,不知道燕齐军会不会向我们动手可不行。”

“……向我们动手?如果他们真向我们动手,那只会让爵爷的部队更快离开乃至是更坚决的采用硬碰硬策略。毕竟以我军的隐蔽性都能被燕齐军抓出来,爵爷还有什么遮遮掩掩的必要。”

隐蔽性?

虽然不至于说去抬头张望,但对于穆新部队只是找了个小山坳藏起来的事,穆离可不认为这有什么隐蔽性可言。

但真说到燕齐军若对穆新部队下手又会不会引起穆延军的异常举动,穆离却是绝对相信的。因为那即使不会导致穆延军为穆新部队疯狂的报复,但也肯定会影响到穆延军在对阵燕齐军时的基本策略。

毕竟面对一个会视再小的蚊子都是肉的敌人,谁又会犯轻忽大意的毛病。

只是不说穆延军会怎样,想到在穆延军撤退后,与燕齐军距离最近的已变成穆新部队时,穆离就有些担心道:“那大人认为我们要不要稍稍远离山道更好。这样不仅可减少燕齐军发现我们乃至对我们动手的yù_wàng,真等他们进入树林中,我们也可帮爵爷牵扯一些燕齐军兵力。”

两千人的独.立部队在大型战争中又能做些什么?

一是在战况混乱时突击并搅乱敌人的进攻,二就是在战事开始前就先行引诱走一部份军队,并视是否曝露而对敌人进行时间不等的牵制等等。

所以猛听穆离建议,穆新到不是太奇怪,只是望着天空上无数闪烁的繁星说道:“穆离汝说那些江湖人的情报力真是无敌的吗?”

“属下不敢,但不论大人还是爵爷,应该都没有轻视江湖人情报力的理由和资格!”

没想到穆离居然会对自己说什么资格不资格的话,略做沉凝的将目光往穆离在黑暗中的身影望了望,穆新才点点头道:“汝说的没错,我们的确没理由轻视江湖人的情报力,所以我军既然已经曝露,那还是先向树林深处行进一段距离


状态提示:第三千零四章 大人一定会成为这场战事的最终胜利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