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仙侠修真>拳破诸天万界>第166章 回归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明朝开国的第一次恩科会试,就在这样万众期待,又内幕重重的情况下开始了。

士林中人纷纷摩拳擦掌的进入考场,所有人都在期待这自己五子登科,高中会元的时刻。

会试的内容第一场考的是四书,第二场以五言八韵诗为主,第三场的内容最重要,考的是五经与策问,也是真正决定能否晋级的一场。

会试并不是一天就考完的,一共要考三场,每场考试之间有三天的间隔,在考试的前一天,考生们会一起进入考场。

在进去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由同考官员分号,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直到第二天才出来。

一场结束后有三天的休息时间,三天后接着继续考,无论对人的体力还是精神都是一种折磨。

当然,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比较难熬,但是对于李伯阳来说,就不算什么了,每次考试,他更多的是在修行武学中度过而不是答题。

人家在拼了老命回忆知识的时候,他在修炼。

人家在拼了老命奋笔疾书的时候,他还是在修炼。

人家在拼了老命引经据典的时候,他依然在修炼。

同考的官员来回游荡在考场中,每个看到李伯阳的行为都摇摇头,直呼不可救药了。

然而谁有知道,其他士子花一天答完的内容,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写完了。

当持续进半个月的会试结束时,所有从考场中出来的人脸色都充满了疲惫,显然精神上的消耗最为折磨人。

唯有一人是例外的,这人自然是李伯阳,没办法,人家是真正的在考试,他纯粹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会试结束的当晚,金陵中的十里秦淮一座难求,终于解放了的士子全部都涌向了秦淮画舫,尽情的放纵,而李伯阳则默默的回到沈府,继续修炼。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这句话就算到了练气境也是一样的至理名言。

会试发榜了。

这次一共录取了三百多人,相比起一万多应试的举子,不可谓不惨烈。

发榜的地点就在皇宫的东华门外,也就是著名的东华门唱名。

榜单发出来之前,东华门外的街道就被士子们围满了,当唱名的差役跑出皇城时,瞬间被人海给淹没。

金陵中的世家老爷早早的就抢到了最好的位置,每当有士子高呼“我中了”时,下一秒一个麻袋就套到了士子的头上。

榜下捉婿的一幕不出意外的上演了。

不出意料的李伯阳拿到了明朝第一次恩科的榜首,一甲第一名,当唱名的差役来到沈府时,沈万三直接替李伯阳封了一个万两白银的红包给差役。

而殿试将会在会试结束的十日后举行。

十日后,当皇宫的东华门一打开,三百多名本次会试的通过者趾高气昂的走进了皇宫,这是人生中最得意的时刻,哪里能不张扬。

而李伯阳,身为今科会试的会元,却默默的走在了队伍的最后头,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这次殿试的举办地点。

殿试的举行地点就在金陵城的皇宫中的太和殿,也就是举行大朝会的地方,由朱元璋亲自主持,这也是天子门生的由来。

殿试考的主要是策问,由朱元璋亲自出题,向会试通过的举子们文策,一般都与当年发生的大事有关。

这次殿试,李伯阳如同乡试与会试一样提前拿到了题目与答案。

殿试的题目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牧民之道,何如?

这题目自然反应了朱元璋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打天下不容易,守天下更难。

如果治理这泱泱大国是朱元璋最关系的问题,所以直接当成题目向考生们问策了。

谁的答案符合朱元璋心中的想法,这次殿试的排名必然就高。

虽然得到了这次殿试的答案,然而此次殿试李伯阳却没有按照刘伯温给与的答案回答。

这次是的殿试,李伯阳按照自己的见解,从人心、人欲、人情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牧民之道的见解,交给了朱元璋。

殿试之后,他就要离开这方世界了,或许是想在这方世界留下点什么吧。

当朱元璋看到李伯阳的策问时,久久不能言语,显然是被李伯阳的回答给震撼到了,久久之后,当着三百多名士子与文武百官的面说了一句:

“伯阳先生有倾世之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可悲,可叹。”

在朱元璋看来,以李伯阳的水平,何须他来帮忙,就凭这份策问就无人能出其右,当之无愧的状元。

此话一出,立刻震动了太和殿,刘伯温第一时间向朱元璋讨取了李伯阳的策问,看完之后也说了一句:

“老师之才,学生恐这辈子都难以项背了。”

此话一出,太和殿中90的官员一脸骇然的看着李伯阳,而士子们的目光中都透着不可置信。

这些人原本可不知道李伯阳与刘伯温的关系,直到这一刻才知道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书生居然是当朝第一阁老的老师。

震惊的同时他们也都在纳闷,都是第一阁老的老师了还来考什么科举,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么,平白占去一个位置。

而李伯阳的脸色平静如水,一如既然的淡然。

下一刻朱元璋钦点了李伯阳成为本次恩科的状元。

随着朱元璋宣布,李伯阳愣了片刻,原本以为自己会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在


状态提示:第166章 回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