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络游戏>龙起南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全线突破

ps:看《龙起南洋》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咻!咻!咻!”连绵不绝的炮弹,就犹如雨点一样落入到俄军的阵地上,腾起一个接着一个的火球。刚刚进入阵地的俄军士兵,在剧烈的爆炸当中被炸的人仰马翻,不少人甚至被直接撕成了碎片。

“哒哒哒!”上百挺的重机枪和轻机枪,开始了低沉的嘶吼。密集的子弹,更像是瓢泼大雨一样向河对岸的俄军阵地飞去。打的俄军根本抬不起头来。一些心存侥幸的俄军士兵刚刚把脑袋升出战壕外,就被飞来的子弹打爆了脑袋。

河面上,两百多条小船正在奋力的向河对岸划去。几十米宽的河面对于这些小船来说,只需要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渡过。而河对岸的俄军,完全被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第1步兵军下属的第1旅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盖因第1旅发起的攻击,比其他几个佯攻的地方要晚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以至于俄军将主要的目标都放在了那些佯攻的区域。

“长官,河面上有船!有好多的船。中国人要在这里渡河!”一个少尉军官屁滚尿流的冲进防炮洞,向俄军的一名上校军官报告道。

“什么?中国人要在我们的防区渡河。上帝啊!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上校军官惊恐的大叫道。他们这个团,不过两千多人而已。负责防守的区域,是一段长达一公里的河滩。尽管,用这么多的兵力来防守这段河滩,已经完全足够了。但是,这是在中国*军队不以这里为目标发起攻击的前提下。

“马上跟师部联系,我们遭到中国人的进攻。中国人正在强渡乌拉尔河,我们需要炮火支援,我们需要大量的援军!”上校军官大声的说道。

“是,长官!”通信兵立刻给师部打电报,请求支援。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人以他们的防区为目标,这一下可麻烦了。一旦防线被突破的话,他们将首当其冲的遭到中国人的打击。

“其余的人,给我进入阵地,中国人要上来了,我们必须要把他们打下去,坚持到援军到来才行!”上校军官命令道。在援军没有到来的时候,他只能靠自己的这点部队抵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了。当然,他知道,这非常的困难。

大量的俄军士兵从防炮洞内出来,准备进入阵地作战。但是,从天而降的炮弹,却在俄军的队列当中掀起了一阵阵的腥风血雨。弹片四射,轻易的收割着俄军的生命。面对帝国陆军的猛烈炮火,俄军刚刚进入到阵地制造,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紧随而来的密集的重机枪和轻机枪的火力,更是让俄军连头都抬不起,更别说是抵挡中国陆军的进攻了。可以说,在中国陆军密集的火力打击下,这个团在战斗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损失惨重了。

当第一艘的小船靠岸之后,船上的帝国士兵们跳下了船,冲上了河滩,和俄军展开近距离的对射,班用机枪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当轻机枪开始扫射的时候,俄军根本无法阻挡,使得帝国陆军的士兵们,可以趁机上岸。

“啪!啪!啪!”狙击手上岸之后,也开始用精准的枪法打击俄军。使得更多的俄军直接被爆头。

当帝国陆军第1旅的两个赢上岸之后,随即就对俄军的防线发起了进攻。几次冲锋之后,就成功的突入了俄军的防线,开始清剿防线内的军。

同时,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的工兵们,从树林内冲出。他们抬着小船,抗着木板。三座浮桥同时开始搭建,先用绳索固定住小船,打下木桩,然后再扑上木板。一条简易的浮桥就修好了。当然,这样的浮桥只能过人而已。那些火炮想要过河的话,得使用进行加固过的浮桥才行。

在帝国陆军第1旅强队乌拉尔河的时候,俄军也并没有注意。毕竟,中国陆军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此刻在长达上百公里的防线上,到处都在开火,使得俄军一时间根本就分不清帝国陆军哪里是主攻,哪里是佯攻。

当俄军指挥部得知帝国陆军强渡乌拉尔河之后,此刻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的工兵们已经架设起了浮桥了。帝国陆军第1旅的六千余人,已经通过浮桥过了河,正在向两边扩张,试图扩大战火。帝国陆军第1步兵军的其余几个旅,也陆续的开始渡河。

另外,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的工兵们,还在修建新的浮桥。想要让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的十八万官兵渡河,单单靠这几座简易的浮桥,那是不可能的。得修建更多的浮桥才行。工兵的任务,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修建更多的浮桥。

“元帅阁下,中国人在这里渡过乌拉尔河了。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至少上万中国人在这里过了河。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国人正在准备过河。我们的防线,被中国人给突破了!”巴里亚京斯基公爵一脸惊慌的说道。

“什么?这么快那些中国人就过河了。这怎么可能?该死,中国人这是声东击西!”当贝格伯爵发现中国陆军渡河的地点都不是双方激烈交火的区域之后,顿时就明白了中国陆军所采取的战术。

仅仅在半天之内,中国陆军就突破了俄军的防线,这让俄军上下都没有想到。原本,他们还指望能够依靠这条防线,坚持更久的时间。

“元帅阁下,我们得马上派遣军队去堵住中国人撕开的缺口才行。否则的话,一旦渡河的中国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全线突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