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吴主孙权
在和主公玄德,于隆中说到雄踞江东属地。并吞扬州,交州,荆州的孙权集团时。
我就列举了从孙坚,孙策开始,到孙权这里,建立三国鼎立局面的东吴政权。
当时的东吴属地核心地带在扬州一地。
扬州:东汉州名。辖郡(可理解为省区)、县九十二。
治所先在历阳,在今天的安徽和县。
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所辖全境相当于今天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荆襄九郡:即指的系当时的荆州。
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
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九郡四十二州指荆州。
交州: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我们当时提到的江东孙权手下揽阔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当时的广州系州名。为东吴所置。所辖十郡、国。治所在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
其实东吴最初的所辖属地,相当于今天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一带。
当时罗贯中书中的所谓八十一州,是援用的明朝时的地域划分了。
罗老夫子写书时不是没有注意到时代差别,而是对当时秦朝的郡县,和明朝的郡县的大小和职能没有“百度”。毕竟他是读书人,不是搞过行政管理,懂得具体的区域体制划分。
按照东汉末年的划分应该是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这六郡。当时的郡,等同如今的省区。郡下为县,县下为亭,泗水亭长刘邦就是一个村长,所以不要把村长不当干部,就是那时候来的。
你问是否是郡下辖州,可以肯定告诉你不是。
历来秦汉史书里只有州郡的说法,没有郡州的说词。郡下辖州,并没有这说法。即使有,也系绝对谬误之笔。
华夏民族,在东汉时分十三州,各有州牧刺史,而州下有郡,郡下有县,这是先秦以来的定制,此为前秦的“郡县制阁”。这是秦始皇最初,对国家区域治理的,一个行省管理梯级制度。
在其统一六国之后,这样的郡县制,一直援用到公元2018年。
所以实际上当时的江东是六郡,郡下有九十二县而已。
至于唐朝之时所谓的州,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往往一州只相当与汉时一郡而已,所以系徒有其名,空无其实。
而汉时、一州之地则覆盖地域甚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诸侯州牧刺史等等,会有很大的军阀势力了。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这概念相当于京城直辖的范筹。
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区域行政的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具体的重新划分。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将三国时期的州与后世所谓的州搞混了。
毕竟国家都分分合合,具体的说到很多的州郡治理,写书的也不是很懂。那时候最关键的,没有全国的三维地图。
罗贯中只能从历代的杂记和典籍中扣字眼,无法直观的说具体。
毕竟我们如今从四川地图来看,当时的刘备攻打张鲁和刘璋的路线,都有问题。不过,故事归故事。只要罗先生文笔精妙,故事精彩。
我辈唯有顶礼膜拜的份,其实米有丝毫指责的含义。
因为后来诸朝开始设“道”、“省”等行政单位,而“州府”变成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的行政单位。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其它的称谓错误。
比如州的行政长官,在东汉时称“州刺史”,黄巾之乱后为方便管理,听刘焉的建议改成“州牧”,此刻的州牧完全掌握军政大全,这是为了镇压地方暴乱临时的一种集权制度。
在权力上看,此刻的州官权力,是和前秦就是大不一样的。
而《三国演义》中的某些地方,却称“x州太守”,这说法就是错误的。
比如汉朝的司州: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
它的行政管理,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州需要的行政官员何其之多。
还要军政一体。
此刻我对东吴的归并统一,就是招贤纳士。承认这些人的目前官爵和管理权。但是你们得在我这里拿俸禄,地方财政和兵权?一律上缴,然后重新划分。这是概念问题。
所以此举,就能不同于曹操的办法,名义上给个认可的公文。而是事实是能够看到官员工资表的,把江东一个集团完整兼并、合并进来。
-
玄德公一看,也是笑了,跟着也是醉了
东吴先后有四位君主。
孙权死后,其幼子孙亮继位,不久因为东吴一群朝官的内部震动激烈,后为东吴一群权臣所废,立其兄孙休为帝。
孙休不想登基不到几天,不明所以的嗝屁了所以这皇帝位不是谁都坐得持久的,毕竟不是公交车。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任何消息透出。但是其死后,儿子十分年幼。幼主还在吃奶,绝对不可能治国
群臣认为这时候的主少国危,所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