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大总统>第五章 鲁迅升官
罢,信仰你所信仰的,不要把社会拿来当借口.你不配,也不可能代表整个社会,何况这社会还是个"柏拉图的洞穴".

当然,多元并不意味着没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人的尺度,诚信,礼义廉耻等.所以,在这个社会,坚守底线,每一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人这个大写的字立起来,也就足够.独裁者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敌人,恰恰是因为泯灭了人性.当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借口,当别人做什么都以为是怀有卑劣的目的,这样的人,其实已经没有道德底线,已经泯灭了人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重要大国,国民应该提高对正义的认识.对正义的认识并不复杂,顺从内心的第一感觉就可以了,因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以"人的尺度"就足够.

有些老人,喜欢跟年轻人讲传统道德.其实这就更没必要了.一般来讲,皓首苍颜的老头子,跟在篮球,足球场上发泄荷尔蒙的年轻人讲传统道德,这跟一个性无能的人,劝说青年人禁.欲的效果会差不多.

人老了,看不懂这个世界,不明白年轻人在想什么,可以装装满清贵族,提提鸟笼,溜达公园,做个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何必倚老卖老,卖弄自己的无知,不讲人性,谈何道德,这何止是反智,简直辱智.不过,年轻人也不必失望,多点时间和耐心等,等那批变老的坏人死光了,这世界会不会好点?要声明一下,这句话,不是我的首创,典出《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

鲁迅的这篇文章,为"功利主义"正名,强调个体的责任,特别是最后两句"年轻人也不必失望,多点时间和耐心等,等那批变老的坏人死光了,这世界会不会好点?"和故意曲解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让很多老家伙气得直跳脚.连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的辜鸿铭看到此文章,都写文章骂鲁迅"误人子弟",有一个叫章士钊的年轻人,主编《甲寅》,主张学生尊孔读经,提倡文言,气愤不过,竟然跑到教育部跟鲁迅约架.

但是严复还是碍于宋骁飞的面子,只约谈了一下鲁迅.鲁迅不以为然,随即在《京报》上发表了第三篇文章.《为金钱正名》:中国人受了多年传统教育,形成刻板观念:"金钱是万恶之源",所以跟钱有关的活动就都是"阴谋",那么不含任何"社会劳动"的"金融活动"就肯定是"万恶的资本家"的"惊天大阴谋".这对那些没有经济常识的人来讲.的确是"醍醐灌顶".实际上却不过是一个儒家道德思想下偏执的"怪胎".依我之见,"没钱才是万恶之源".

的确.现当代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和金钱有关.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金钱.世界上每一次的"恶",都跟金钱有关,但这是否意味着金钱就是万恶之源?在我看来.恰恰没钱才是万恶之源!世界上的违法犯罪,多是为了一个"利"字,穷根究底,就是因为没钱或者缺钱.

人人道德上谴责金钱,在行为上又不得不追求它,这是为什么呢?根源还在于我们的传统思维.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激烈冲突,主要表现在两者对"逐利"的态度不一样.

儒家强调金钱的罪恶.儒家很多时候不承认人的**的合理性.强调"诛心之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个前提,那就是"正心",所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心正",强调的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传统文化中,商人的逐利行为是受正统鄙视的.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一直无法发展壮大的原因.到了共和国,也还有无知的人提出"节制资本",限制私人资本,只愿发展"国家资本".所以马.克.思说得好,理解东方社会的关键,在于清楚东方社会不存在私有制.在我看来,至少是不鼓励私有制.

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其核心就是"价值规律".金钱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尺度.商人如果靠诚实劳动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是无可非议的.在道德上,商人并不比子曾曰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的君子低一等.英国大哲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讲,在经济上,每个人"逐利"对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

.[,!]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讲道德的.只是市场经济的道德,跟儒家尊崇的那种"内心"的道德不一样.市场经济是要靠契约精神,也就是诚信为基础的:诚信靠契约来保障,诚信有契约来保障.这是很多国人不清楚的地方,也是其优越性的地方.

说到底,金钱本质上只是一种货币,支付媒介.金钱是万恶之源,只不过是把人性恶的一面转移到金钱身上.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原罪"的概念,只好把"万恶"强加到金钱的身上.我们说的"物欲横流",实际上是"人欲横流".从这个意义上讲,金钱是个好东西,它"童叟无欺",其背后蕴含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公正",这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君子要高尚得多.

为金钱正名,实际上是替"资本家说话",这在当时,不被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理解,到教育总长严复那里告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纷纷要求教育部解除鲁迅的公职.严复的压力很大,只好去找宋骁飞.宋骁飞叫人把鲁迅也叫来,三人在会议室里长谈.

严复跟宋骁飞汇报了鲁迅的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大家对鲁迅这个人的看法:"这个人刻薄寡恩,崇洋媚外,年轻气盛,自负狂傲".

宋骁飞对严复说:"鲁迅的三篇文章,我都看过了,都不错,他的骨头还是挺硬的.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呀?"

严复说:"我个人倒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底下的人对他意见很大."

宋骁飞


状态提示:第五章 鲁迅升官--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