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络游戏>鉴宝秘术>第二八一五章 大明官印

说话的是一个鬼头鬼脑的年轻人,看着有几分自作聪明的感觉,不过看面相倒是有财运之人。

这人手里头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陶制器皿,不过他要让张天元看的,并不是那东西,而是这器皿里头的一块乌黑的印章。

“张老师,您给瞧瞧,这东西是真的吗?我从一个外乡人手里收来的,花了五万多呢,他说是什么黑金的。”

“五万多?你就吹吧,我当时就在附近,你明明就只花了五百块好吧。”

村长笑道:“这小兔崽子不老实,人家外乡人回去没路费了,实在没办法,就将这东西卖给了他,本来是说五万的,可是咱们农村人谁一下子能拿出来那么多钱啊,再说了,别管他是黑金还是黄金,也未必值那些钱吧?”

张天元本来以为这年轻人上当受骗了,因为那种骗术还是非常常见的。

可是观察年轻人的面相,却并不似破财之人啊,最起码最近应该不会破财。

所以他看那印章的时候就看得比较仔细了。

“这是一方官印啊。”

片刻之后,张天元说道。

他仔细瞧过了,这官印还真不是假的,而是货真价实,上面有清晰的明代文字。

如果没搞错的话,应该是明朝的官印。

至于材料嘛,很明显是白银。

古代各级官署及官员所使用的多种图章统称为“印信”包括印、关防、钤记、图记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皇帝的印独称为“玺”,官私所用仍称“印”。

到了汉代官印中始有“章”、“印章”之称,唐代以后皇帝之玺又称“宝”,官私所用之印又出现了“记”、“朱记”、“关防”、“图案”、“花押”等名称。

印:正方形,大小依规定而有所不同,由该管官署制作,分给官署及其官员使用。

关防:长方形(纵向使用)大小不一,始于明初,“关防”取“关防严密”之意。

印信文字的文种,因时代不同而变化。

印信文字除汉文外,又有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藏文、蒙文等。

明代印信,只使用汉文,印信文字的字体汉文多为篆书,楷体极少,清代满汉文合壁的印文满文也多为篆书。

印信一般用本质制作,但亦有用铜、铁、银、金、玉等制作的。

这年轻人手里的官印应该属于明代吏部官印属传世品,印文为汉文九叠篆“吏部尚书之印”六个俊美的九叠篆。

印柄两旁各有一排汉字,柄右“吏部尚书之印”柄左、“吏字一号,礼部造。

印:正方形,大约是7.6*7.6厘米,这方吏部尚书印在是洪武年间官职是当朝正二品,当时吏部编制里的尚书只有一人,属于正二品官员。

张天元手里拿的这印为正二品官员所执,能完整传至今亦属罕见。

这个应该属于直纽型百官印。

遗存的明朝官印绝大多数属于此类。

标准品有:南河新乡秀才庄出土的明洪武十三年款“宁山卫前千户所百户印”、辽省出土的洪武二十二年款“辽海卫中千户所百户印”等。

直纽是一种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印纽,从宋、金、元官印中使用的方扁形橛纽演变而成,高度几达宋、元印纽的二倍。

直纽百官印质地、印形、大小依官品不同而有差别。

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正一品官印银质,三台。正二品、从二品印均银质,二台。

正三品官,除顺天、应天二府印银质外,其余均铜印,无台。正一品官印边长明尺三寸四分,以下依官品递减。

九品以下未入流之小官印称“条记”,其印末字作“记”,印体均作长方状,一般边长为长8厘米,宽4厘米。

关防是明官印中新出现的称谓,为镇守军事或交通要冲的权臣用印,这类印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其大小也依官品而有所区别。

今存实物多属长方形。

但也有正方形的。

明直纽官印均用九叠篆,篆法与金、元印近似,而与明其他类型官印的篆法有别。

明官印均有刻款,形式一般都是背刻印文、铸造时间和铸造机构,边刻印章编号,即某字xx号,形式与韩林儿官印一致。

明后期印编号不纯用千字文,而用当朝皇帝元号。

此法后为清朝所继承。

毫无疑问,这官印应该是银制的,而且还是当朝二品官员所属,这绝对算的上是一件宝贝了,真不知道这小兔崽子交了什么好运,竟然可以得到这么好的东西。

他不想这东西落到那些专家手里,所以也就没乱说话,开门见山道:“小伙子,你手里头的这东西属于明代官印,保存非常不错,上面的字迹清晰,整体为白银打造,不过这东西市面上没有价钱,毕竟一般情况下,这个都被列入国家文物里面了。”

“拿银子做官印?这明朝人还真是够奢侈的啊。”

村长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可不是嘛,到了清朝,赔款基本都是白银,姥姥的洋鬼子,可没少从咱们国家弄走白银啊,这些强盗建立的国家居然还说咱们野蛮,真他娘不讲道理啊。”

张天元叹了口气道。

一想到白银,张天元就联想到了那些赔款,那真是让人心里头肉疼啊。

“张老师,您说我这东西能卖钱吗?”

那年轻人问道。

“这个恐怕得查明来历了。”

如果旁边没有那些文物部门的专家,张天元兴许


状态提示:第二八一五章 大明官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